健康養身★罹腎細胞癌16年 他努力治療仍在教書

罹腎細胞癌16年 他努力治療仍在教書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由於醫藥的進步,使得癌症就有如慢性病般得以控制。臨床上,就有一名65歲大學教授,在16年前健檢時得知罹患腎細胞癌2公分,經由手術切除,卻在8年前轉移頸椎淋巴和肺,以標靶藥物治療沒效後,今年開始使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竟使得癌細胞消失8成;目前他仍在大學教書,指導學生的博士論文。

轉移頸椎淋巴和肺 免疫藥物使腫瘤消失8成

收治這名罹患腎細胞癌大學教授的童綜合醫院研發副院長歐宴泉表示,這位大學教授是在8年前出現手麻症狀,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腎細胞癌轉移至頸椎淋巴,經手術切除及電療又復發,於是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從第1線用到第2線,都沒效後,建議其使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結果不但轉移至頸部淋巴腫瘤消失,手也消腫,肺部腫瘤也縮小,影像檢查腫瘤已消失80%以上。

腎臟癌93%是腎細胞癌 初期往往沒有症狀

腎細胞癌是屬於相當惡性的癌症,往往在確診時都為時已晚,而且癌細胞容易透過腎臟血管,轉移到其他器官;歐宴泉副院長指出,根據國健署統計,2016-2017年,腎臟癌從1028人增加至1382人,大約增加4%,其中有37%是死於腎細胞癌。至於腎臟癌有93%是腎細胞癌,而且在初期往往沒有症狀,到了晚期才會有疲倦、體重減輕、血尿、硬塊及腰背痠痛等症狀。

2015年起 開啟腎細胞癌免疫治療時代

歐宴泉副院長進一步指出,在藥物治療腎細胞癌方面,2005年以前是打干擾素與介白質,之後則是用標靶藥物抑制血管增生,但是也會抑制周邊血管,以致產生紅腫、脫屑、潰裂及指甲變化和頭髮變色,臉會變黃,以及產生高血壓,另有一類標靶藥物則是會產生口腔潰瘍與高血糖;到了2015年,則開啟腎細胞癌的免疫治療時代。

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與標靶藥物相較 存活期高出5倍之多

罹腎細胞癌16年 他努力治療仍在教書歐宴泉副院長說明,台灣目前癌症免疫治療藥物有4種,但健保都沒有給付,至於腎臟癌只有1種免疫藥物可治療,此一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是第一個被核准用於治療腎細胞癌,目前也已被核准用於治療黑色素瘤、肺癌、頭頸癌、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及膀胱癌,成為台灣適應症最廣泛的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

此外,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與標靶藥物治療腎細胞癌病人的中位存活期,分別是25個月與19.6個月;而腫瘤反應率分別為26%與5%,顯示使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存活期比標靶藥物高出5倍之多,而且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還突破過去腎細胞癌5年存活率10%的瓶頸,可達到30%。

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與第二線標靶藥相較 副作用是19%比37%

正常人有免疫T細胞會將癌細胞殺死,但是癌細胞會嵌住免疫細胞使之沒有作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則是可以將這個緊箍咒拿掉,就可以活化免疫細胞將癌細胞殺掉;但是,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也和標靶藥物一樣會有副作用。不過,歐宴泉副院長強調,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雖然會在肺、胃腸、肝臟、血液、內分泌、腦都會有副作用,但機率不高,且引起副作用較不嚴重,大多是皮膚疹和疲倦,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與第二線標靶藥相較,其副作用大約是19%比37%。

需多專科團隊照護 治療藥物不良反應

所以,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多專科團隊照護已是未來治療趨勢,及早留意免疫治療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症狀,避免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歐宴泉副院長解釋,使用新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治療腎細胞癌,有不正常的症狀,要看是否由此藥物引起,所以需要多專科一起照護;而在生活習慣與飲食上,不可以吃太油太鹹的食物,以健康的蔬果為主,若是有不常見的症狀就要及早就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35歲以下孕婦習慣性流產,醫師籲抽血檢驗免疫系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俐嘉表示,近年門診常見35歲以下女性,子宮、卵巢、染色體檢查都沒有異常,卻連續自然流產5-6次。她建議病人抽血檢查是否有免疫異常,因為自體免疫細胞攻擊胎盤胚胎,易產生血栓而流產。若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農曆春節如何陪伴失智者過年?年節時,因原有生活模式改變,環境刺激增加,失智者容易出現混亂行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建議,家屬應預先安排照顧人手,並做好防走失準備,放下期待,多順從失智者,以讚美鼓勵轉移其注意力,過個平安好年。失智者過年易混亂 家屬要體諒失智者因認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罹患糖尿病的柯先生,在星馬擔任會計師,三個月前左小腿皮膚出現一小塊潰傷,但因工作太忙不以為意,直到傷口擴散惡化流膿才緊急就醫治療,但該國醫師研判截肢機率高,因害怕截肢,柯先生改服用宣稱療效的保健食品,結果卻導致症狀惡化,為了保住小腿,回國後不斷四處求援,直到赴安南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非洲豬瘟人心惶惶,但科學家卻找出另一豬隻病毒,專攻癌細胞的秘密!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發現,一種與口蹄疫同家族的豬隻病毒─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能結合60%癌細胞上的特定受體,並解析兩者結合的結構。未來若能改造出能抵抗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