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研:十大致胖的關鍵因素

美研:十大致胖的關鍵因素

☯導讀:
美國有關研究表示,每天少吃一頓飯並不能阻止發胖。
饑餓的身體會自動處於一種儲存脂肪的狀態,
反而會成倍增加你變胖的可能性。
美國人接受了這樣一個觀點:脂肪會讓人肥胖。
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合理攝入脂肪並不會讓你肥胖。

✿1.只吃低脂食品:
雖然它們比一般食品熱量稍低,
但也會讓你很快感到饑餓,從而吃進更多。
如果你想保持正常的代謝,日常食物中要保持一定量的脂肪

✿2.睡眠過多或過少:
每天只睡5個半小時或更少的人,
比睡眠時間正常的人腹部肥胖的幾率高2.5倍。
一夜睡6—7小時體重控制得最好。

✿3.總喝碳酸或無糖飲料:
每天喝一到兩杯碳酸飲料會讓你的變胖幾率增加33%,
即使是無糖飲料也沒好到哪兒去。

✿4.每天少吃一頓飯:
17%的美國人試圖通過少吃幾頓飯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但實際上,饑餓的身體會自動處於一種儲存脂肪的狀態,
反而會成倍增加你變胖的可能性。

✿5.一頓飯吃不到20分鐘:
胃通常需要20分鐘告訴大腦已經飽了,
如果你吃飯低於這個時間,就會不小心吃多。

✿6.總選擇買一贈一的食品:
餐館多會用買一贈一的手段促銷,但這會讓你因為省錢的快感吃進更多。

✿7.用大餐具盛東西:
研究表明,98.6%的肥胖者用大盤子吃飯。

✿8.把鍋放在餐桌上:
別把廚房裡所有的食物都擺上桌。
因為如果桌上的東西吃完了,很少有人會去廚房再拿,可避免過度進食。

✿9.喝水太少:
就餐前喝兩杯水的人,會比沒喝水的人少攝入30卡路里熱量,
冰水效果更好。

✿10.經常情緒化飲食:
研究表明,情緒不好就大吃大喝的人變胖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十幾倍。
如果你生氣時想吃東西,不妨嚼嚼口香糖或出去散散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年來,台灣醫療界的一大隱憂來自於護理人員缺乏,國內又以花東地區相對嚴重。為了能留住優秀的護理人才,門諾醫院特別於每年編列15個名額,每位10萬元的預算,希望能幫助花蓮子弟習得一技之長,並留鄉服務鄉民。甫進入寒假,就有兩位泰雅族的雙胞胎護理志工到院服務,不僅能學習到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多歲的中年婦女,喜歡窩在床上玩手機遊戲,右手常會有麻痛感,日前嚴重時,甚至在半夜睡覺時都會被手麻醒,就醫檢查發現,除了罹患腕隧道症候群,而且頸椎長骨刺已壓迫神經,經過2個月復健治療,症狀才逐漸獲得改善。這位患者出現手麻症狀,原先在診所就醫,但治療1個多月病情未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餿水油、地溝油事件讓家庭主婦聞油色變,農曆新年即將來臨,該如何選好油來準備年菜,更是讓婆婆媽媽們傷透腦筋!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表示,油品攸關健康至鉅,尤其是劣質油品不但含有很多毒素、化學添加物與重金屬,還會使身體產生過多「自由基」,干擾細胞的正常狀態,導致動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愛喝飲料小心老得快!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喝含糖碳酸飲料,恐比同年齡的人老4歲。專家指出,含糖碳酸飲料的糖分、磷酸,以及添加物等,會加速人體老化,建議平時口渴時,喝白開水對身體健康最好。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2014年研究,針對20至65歲,共5300名成年人,進行含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