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吞嚥困難」、「飛沫傳染」是引起吸入性肺炎常見的2大因素。調查發現,國內10大死因中,肺炎已擠下腦中風高居第3位,且吸入性肺炎所導致的死亡逐年攀升。陽明醫學大學特發表「自我檢測法」與「口腔健康操」,希望能降低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除飛沫傳染外,吞嚥困難是引起老年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因素。

陽明大學牙醫學系臨床教師張采宇指出,肺炎每年奪走1.2萬條人命,平均每1小時奪走1條人命;但多數民眾以為肺炎是被別人傳染的,但陽明大學調查發現,除了飛沫傳染之外,細菌有可能是被自己「吸入肺」所引起。

老年吸入性肺炎 死亡風險高

根據健保資料庫分析2萬多名有咀嚼吞嚥困難的民眾發現,有吞嚥困難的民眾,發生吸入性肺炎的比率是1.75%,但吞嚥正常者僅0.92%,比率高出近1倍。一旦罹患吸入性肺炎,死亡率高達47.3%,相對之下,沒患吸入性肺炎死亡率約15.6%,比率高出2倍。

而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年長者,因長期臥床嗆咳,或是因為咀嚼障礙,導致細菌跟著食物或嘔吐物吸入或嗆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典型的例子就是高齡者的假牙長期沒有清理,假牙上的細菌就可能因為嗆咳進入肺部,發生吸入性肺炎。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咀嚼吞嚥喉嚨感覺。(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銀髮浪潮 咀嚼吞嚥障礙增加

陽明大學牙醫學院院長許明倫強調,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約有12.8%的65歲以上長者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即每10個高齡者可能就有1個有輕度以上吞嚥障礙,這個數字隨著高齡化將會越來越多,也提升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因此,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跨領域與其他醫療專科合作,設計一套簡易自我檢測方法與量表,同時搭配「口腔健康操」,讓民眾可以在家檢測,有問題盡速尋求牙醫師、醫師或其他相關醫事人員協助,避免因口腔問題導致肺炎。

第一招/自我檢測

1.咀嚼吞嚥喉嚨感覺:進食時是否經常感覺喉嚨有食物殘留、常流口水、吃東西後聲音改變、吃東西後殘留過多菜渣等。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重複吞嚥唾液測試。(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2.重複吞嚥唾液測試:在正常坐姿的情況下,將食指輕放在舌骨位置,中指輕放在喉結處,30秒內盡可能不斷進行吞嚥動作,只要喉結越過中指的次數小於三次,就屬於有吞嚥障礙的風險族群。

第二招/口腔健康操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肩膀運動:上下聳肩放鬆。(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1.肩膀運動:上下聳肩放鬆。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頭頸運動:抬頭低頭與頭頸左轉右轉。(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2.頭頸運動:抬頭低頭與頭頸左轉右轉。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鼓腮運動:鼓腮模擬漱口動作。(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3.鼓腮運動:鼓腮模擬漱口動作。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舌頭運動:舌頭前伸與後捲。(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4.舌頭運動:舌頭前伸與後捲。

老人吞嚥困難,竟會釀吸入性肺炎!口腔健康操防範

舌頭活動:舌頭上下左右並順時鐘與逆時鐘轉圈,增強口頸部肌群。(圖片提供/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5.舌頭活動:舌頭上下左右並順時鐘與逆時鐘轉圈,增強口頸部肌群。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67/689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為什麽你睡了11個小時仍然覺得疲累?為什麽你花了好幾萬去島國度假並沒有增加生活的熱情?都說要去KTV,去夜店,去遊樂園就能忘掉不快,更帶勁地開始新的一天,但是盡興歸來心裡只剩空虛?我們真的明白休息的含義嗎?我們休息對了嗎?你理解的休息是什麽?一個飽覺?一陣瘋玩?到KTV釋放飯後的一串飽嗝?休息的真正...

閱讀詳情 »

生活中有一些習慣,看似不改也無所謂,雖然偶爾會造成困擾,但好像也無傷大雅;但長久下來,小心這些壞習慣會不知不覺讓你的健康崩壞! 1.坐姿不良 只有當老闆經過時才猛然坐挺嗎?美國物理治療師Bill Hartman說,最好能把椅子坐滿,讓脊柱緊貼椅背,並且記得最久每隔一個小時就要起身走動,例如跟同事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國大陸浙江省日前新增1例H7N9流感病例。疾病管制署與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確認,一名居住在台州市51歲的男性菜販,6月2日發病,6日住院,目前病情嚴重住院治療中,該署宣布將浙江省的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另外,安徽省逾4周無新增病例,旅遊疫情建議調降為注意。根據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愛美人士對於免動刀的高科技儀器都趨之若鶩,期望在術後能夠達到無痛、無傷口且看到效果的療程,免去為了愛美還要花時間休息復原醜態的窘境。日前一名年約三十歲的新手媽媽,每天日夜顛倒的照顧新生兒,天天熬夜及輕忽保養之下,臉部初老鬆弛及皺紋問題首當其衝的展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