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老人缺牙不重建 恐大增感染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老人缺牙不重建 恐大增感染風險!

許多老人擔心拔牙傷身,即使牙齒已經搖搖欲墜或只剩爛牙根,也堅持不願拔除,反而大大增加感染風險。牙周病也已被證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系統性疾病的風險。口腔健康與營養攝取、美觀及社交活動息息相關。

將進入高齡社會 牙齒照護成關鍵

亞東醫院牙科部醫師陳詩芸表示,台灣人口老化快速,1993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是7%,為「高齡化社會」,預估2018年將達 14%,進入「高齡社會」而2025年,將跨過 20% 門檻,成為「超高齡社會」。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壽命也持續延長,如何維持老年生活品質更重要。許多老人家因為牙齒問題,飲食不便、營養不足,不美觀而漸漸斷絕與外界互動。

如果自然牙經過治療後條件許可就儘可能保留,但前提是病人能做到良好的清潔,牙齒本身也能提供足夠的咀嚼功能。缺牙太久未重建,會造成鄰近牙齒移位、牙齒排列歪斜、假牙排牙空間減少、缺牙區牙床萎縮,日後假牙製作困難。仍有咬合的牙齒則易因受力過大而搖動或磨耗,加速損壞。更不用說忍受長期的進食困難和美觀問題,影響生活品質。

活動假牙、植牙 重建牙齒選擇多

陳詩芸醫師表示,活動假牙利用現有牙齒和牙床提供固持力和穩定性,有基本的厚度和體積以提供足夠的強度。第一次戴不習慣,但大部份的人配戴一段時間經過調整都能適應。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因本身太過敏感而無法接受,此時則須考慮植牙。

年齡並不是植牙的決定因素,主要考量是缺牙區的齒槽骨高度和寬度、咬合狀況,某些系統性的疾病或是曾經做過頭頸部放射線治療須經過醫師評估。適當條件下植牙支持的固定假牙可以讓病人擁有接近自然牙的感受,而全口無牙的病患也可以透過植牙使得活動假牙更穩固,達到更好的咀嚼功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3歲的黃太太這陣子總是拿著平板追韓劇,就連睡前也會窩在被窩裡看2集才肯入睡,有天眼前突然出現大蚊子,以為是看劇看太久眼花了,應該休息幾天就好,幾天後黃太太擔心蚊子死在自己眼睛裡,到醫院求診,眼科醫師告知黃太太只是單純的退化現象。 玻璃體有懸浮物 視線會出現不規則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苗栗一位72歲的吳先生,因腦中風造成右手及左腳相對無力,行走較為緩慢,漸漸因走路困難而臥床,原以為是腦中風的後遺症,但經心臟外科醫師檢查發現,吳先生無法行走,主因是左下肢動脈嚴重栓塞狹窄,接受手術後,左腳冰冷問題獲得改善,左下肢體無力的症狀也獲得中度改善。 腳中風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許多罹患乳癌的女性,對於乳房切除會感到焦慮,針對乳癌術前治療選擇的原因和認知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87%的乳癌姐妹在確診後就直接手術切除乳房後再用藥治療,但當初如果知道能夠經由術前治療縮小腫瘤就有機會保留乳房,62%的姐妹們,願意先用藥再手術。 切除乳房影響穿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肺出血,是新生兒科醫師的天敵!早產兒發生大量肺出血的原因,多半和開放性動脈導管有關,胎兒的主動脈和肺動脈間有一管路相通,醫學上名為「動脈導管」,若出生後2~3天沒有關閉,就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主動脈的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