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缺牙只能吃軟食? 植牙後意外讓癌症婦挺過化療

老人缺牙只能吃軟食? 植牙後意外讓癌症婦挺過化療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高齡近80歲的老太太因為牙口不好、無法好好進食,於幾年前女兒帶來植牙,醫師評估牙床骨頭條件不佳,進行左右2側上排約5、6顆牙齒的補骨療程,前後費時1年多才完成。未料,植牙完成不久後確認乳癌復發,女兒相當慶幸媽媽因為植牙後能有好的牙齒幫助進食,得以補足營養維持好的體力,順利挺過癌症化療的煎熬與不適。

 

當初女兒帶媽媽來植牙時,曾遭其他兄弟姊妹持反對意見,不外乎「媽媽年紀這麼大還來植牙?」、「身體能承受嗎?」、「有必要花這筆錢?」收治該名老婦人的牙醫師徐慶雲表示,臨床上也碰過很多缺牙的老人家認為年紀大、門面不重要,吃軟食就好。但實際上,囫圇吞棗、食不知味的結果,往往導致腸胃功能不佳、營養吸收程度也大打折扣,生了病復原速度慢,更連帶影響長遠的身心健康。

 

徐慶雲指出,植牙的主要條件為骨頭條件的好壞,年齡是次要的,常見許多銀髮族長期缺牙,牙床骨萎縮嚴重,補骨量較大,若加上左右2側皆有缺牙,光1側補骨就須4至6個月,等待骨粉和自身骨頭完成骨整合,才能裝上假牙,整個植牙過程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若是牙床骨狀況尚佳者,最快4至5個月即可完成植牙療程。現在多採用微創植牙技術,傷口小、出血量少,大幅降低疼痛感,而且有新式雷射儀器及新式手術技術輔助加上器械完全消毒也能確保降低術中的感染機率。

 

徐慶雲認為,植牙不應完全以價格為主要考量,坊間常見利用行銷網路、削價競爭的植牙價格,往往在某些環節降低成本,讓人無法掌控植牙過程的品質。消費者除應慎選累積豐富經驗且有口碑的醫師,並了解使用的植體廠牌品質,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假牙,術後每半年定期回診,以確實掌握口腔內牙齒的健康狀況,提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植牙成功與否,除了牙科醫師的專業技術與經驗及先進的設備與材料外,植牙術後也應積極配合服完消炎止痛藥,術後1周為軟組織的傷口癒合期,勿常拉扯嘴皮觀察傷口,以免影響傷口復原。徐慶雲提醒,口腔清潔也不能馬虎,要避開植牙傷口處、確實且小心清潔周邊的牙齒,並搭配漱口水消毒清潔,以免牙菌斑滋生過多恐感染植牙部位。通常清潔保健得宜並且定時回牙醫診所檢查,人工植牙其實使用起來就像是自己原生的牙齒,建議子女們別忘了檢視家中長輩的牙齒狀況,讓他們從齒找回健康。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腫瘤科門診中,一名七旬老翁求診時已經是晚期肝癌,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組織,日漸增大的腫塊不僅影響吞嚥功能,也導致睡眠品質不佳,更辛苦的是,老翁在接受一線標準標靶藥物後的效果有限;承受副作用後也未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內心逐漸排斥服藥,中斷服藥的因素也間接導致了治療效果不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患者的口腔照護容易被忽略,尤其在化學與放射治療過程中,大部分患者因為口腔黏膜受傷出現口乾、吞嚥困難、疼痛、口腔黏膜炎等問題,此時一旦疏忽照護,不僅原本已受損的口腔黏膜更難癒合,甚至延宕治療引發感染危及生命。口腔癌正確清潔 降低重症機率北醫大口腔醫學院鄭信忠院長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多歲老翁短短數個月內兩、三度因感染嚴重肺炎住院,每次出院時明明細菌已被完全殲滅,沒想到仍不斷復發、頻繁進出醫院。原以為只是年紀大常見的免疫力低下感染,所幸老翁子女是醫檢師,警覺老爸血液抹片特徵異常、並在醫護人員積極進一步檢查下,意外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緊急轉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韓國實鏡綜藝節目「我獨自生活」描述藝人一個人生活情景,也引發「獨活」熱門話題!不單單在韓國出現普遍的「獨活」現象,根據台灣統計報告,近年來個人戶數逐年增加,目前更突破300萬戶,佔全國家庭總戶數超過34%,也就是平均每三戶就有一戶是獨居者,顯示「獨自生活」有愈來愈普遍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