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婦吃紅棗誤吞棗核 卡住食道周圍化膿手術取出才保命

老婦吃紅棗誤吞棗核 卡住食道周圍化膿手術取出才保命老婦吃紅棗誤吞棗核 卡住食道周圍化膿手術取出才保命

【NOW健康 陳敬哲/彰化報導】冬天食補吃紅棗養生的人也大有人在,但被棗核卡住事件也有發生風險;1名67歲婦人吃紅棗誤吞棗核,經手術取出棗核。醫師提醒,發生棗核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可用吞飯、吞饅頭等方法強行咽下,應馬上使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推擠出來。


彰基急診觀察室主任醫師倪渟淵表示,個案在吃紅棗時不小心將紅棗核吞下去,一直覺得喉嚨卡卡的有異物感,曾經前往診所求治,可是沒有改善,來到彰基急診的時候,生命徵象穩定,沒有發燒、吞咽困難及胸痛症狀,當時安排照X光發現咽後間隙有空氣,懷疑食道破裂,隨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倪渟淵強調,在個案食道竟然發現2.6公分紅棗核卡住,並且造成周圍有膿瘍的情形,經會診耳鼻喉科及胸腔外科,立刻進行手術取出紅棗核,幸好治療成功,病人也順利康復出院。


一般老人家年紀大,有一些失智症或是退化的問題,常常會有誤食異物的情形,例如被魚刺哽住,一般民眾在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土法或偏方如「喝醋」企圖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或是吃一些青菜或肉塊,希望順道將魚刺吞下,但「吞食法」實際上有危險,很可能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併發症。


倪渟淵指出,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倪渟淵提醒,不正確方式可能讓魚刺卡得更深,或卡在食道,會增加醫師處理時困難。


如果呼吸道阻塞仍有呼吸,應立即就醫,但完全阻礙呼吸或幾乎吸不到氣;彰化縣消防局彰化分隊員翁彬凱表示,一般碰到異物梗塞,經詢問如果是輕度梗塞,會鼓勵患者用力咳嗽將異物排除;如果患者氣道完全成阻隔,發出氣音或尖銳高亢聲明的時候,會請家屬協助使用「哈姆立克法」。


翁彬凱講解,原則上會告知要協助他將異物排除,再繞到患者後面,前腳放在患者胯下,維持患者昏倒的時候不會重心不穩而摔倒,此時一手比「一」找到肚臍位置,一手握拳將拳眼朝內,在「一」的位置上方,雙手握住快速的往上往後,持續做到異物排除。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8歲紀老先生雙下肢腫脹已逾十年,小腿及足部色素沈積而變暗深褐色,經他院診斷為靜脈曲張合併鬱滯性皮膚炎,但手術後仍不見起色。近年來,腳步更是沈重,走路也越來越喘,再轉介至臺北榮總就診,檢查發現罹患嚴重的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且因病程已久,又出現右心衰竭、鬱血性肝病變導致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要害一個人,不難;要幫一個人,也很簡單,只要從他的飲食習慣及內容下手即可。但大多數民眾對於很多會威脅到健康的潛在因素,不是視而不見,就是聽而不聞,比如壓力、運動不足、速食品氾濫、飲食營養不均衡、錯誤的飲食觀念及充滿壓力的人際關係等,長久處於這種不健康的環境下,不生病才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台北報導】古人云:「君子不重則不威」,所以老人家不要太瘦才是有福氣!對此,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表示這是錯誤的觀念,身形體重要在乎的是肌肉量多寡,若全身都是脂肪,體態視覺上既沒有線條,體脂過高也容易引發心血管等慢性疾病。   劉伯恩指出,銀髮族追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埋下健康未爆彈 全球逾8成青少年運動量不足!青少年每天應至少運動60分鐘,世界衛生組織(世衛)最新研究卻發現,全球每5名有4名11-18歲的孩童運動量不足,且女孩問題更嚴重。研究推論,課業壓力以及電子產品的生活方式是原因之一。世衛Regina Guthold博士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