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喘、下肢水腫、靜脈曲張...沒想到竟是心臟病?

老翁喘 下肢水腫 靜脈曲張...沒想到竟是心臟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8歲紀老先生雙下肢腫脹已逾十年,小腿及足部色素沈積而變暗深褐色,經他院診斷為靜脈曲張合併鬱滯性皮膚炎,但手術後仍不見起色。近年來,腳步更是沈重,走路也越來越喘,再轉介至臺北榮總就診,檢查發現罹患嚴重的心臟三尖瓣閉鎖不全,且因病程已久,又出現右心衰竭、鬱血性肝病變導致黃疸等合併症;為避免傳統心臟瓣膜手術正中胸骨切開胸骨,心臟內、外科醫師討論後,決定採用「胸腔內視鏡輔助右胸微創心臟瓣膜手術」,術後復原良好,出院一個月後己可每天早上去公園散步一個小時,讓紀老先生十分滿意,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三尖瓣閉鎖不全症狀難察覺 水腫、喘是警訊

臺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郭姿廷醫師表示,三尖瓣閉鎖不全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因為其造成的症狀通常比較隱性,一開始可能只是腳有點水腫,吃東西容易肚子漲,很多人也因此產生下肢靜脈曲張。但是當疾病病程越久,心臟漸漸擴大,開始會喘、運動耐受性不良時,此時心臟功能通常已經開始衰退。更甚者,因為右心衰竭可能導致鬱血性肝病變、心腎症候群使肝腎功能變差,增加治療的複雜性。

微創心臟手術 免開胸、傷口小、預後好

傳統心臟瓣膜手術需要由正中切開胸骨,醫師在能看得到整個心臟的狀況下進行手術。目前已可以藉由胸腔內視鏡的輔助,僅需從右邊胸壁上開4-5公分的傷口,加上幾個輔助的小傷口,完成心臟瓣膜修補或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此外,還可減少開刀後的疼痛及手術中出血量,傷口感染的機率降低,並可有效縮短術後恢復的時間。

郭姿廷醫師補充,微胸腔內視鏡輔助之微創手術現在可以運用在二尖瓣、三尖瓣、心臟黏液瘤、心房中隔缺損等手術,是治療的新選擇。然而,三尖瓣閉鎖不全也常發生在曾開過左心瓣膜手術的病患,提醒開過心臟手術的病患一定要定期回診接受檢查。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39歲男子,年紀輕輕的外表看上去卻像名中年大叔,不只是肥胖到身材走鐘,工作沒有衝勁,老是被老板責罵,甚至連做愛都沒有慾望,也被女友嫌;有天,他看到有關睪固酮的相關報導,覺得自己的這些症狀好像都跟睪固酮低下相符合,進一步就醫檢查,才發現他確實是有睪固酮低下的問題,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很多人都有慢性疼痛的困擾,不是這裡疼,就是那裡痛,舉凡疼痛問題,大家能想到的止痛方法,不外乎是吃止痛藥;然而,止痛藥吃多了,對肝腎都會造成負擔。其實,中醫針灸也能有止痛效果,甚至要做局部麻醉,都可以用針灸來幫忙。 關節炎、肌肉發炎、筋膜炎、偏頭痛都可用針灸緩解疼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國外有一句諺語:「感冒要進食,發燒則要禁食。」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這種說法或許有部分真實性。美國學者進行老鼠實驗時發現,老鼠一旦受細菌感染,常在餵食葡萄糖後死亡,老鼠若是病毒感染,進食後大多可以順利存活。 對於病毒感染 吃東西可保護身體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免疫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認為,多吃魚,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可預防癌症、心臟病,不過最新研究卻發現,女性如果吃太多富含油脂魚類,出現第二型糖尿病機率就會增加26%。研究學者建議,一般民眾一星期吃魚份量不要超過4份(1份魚約2平匙),以免增加糖尿病風險。 多吃魚油、紅肉 增加糖尿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