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要活就要動,想要維持認知功能,就應該多與人相處,參與多樣化活動。1項大規模研究發現,相比喜歡宅在家、沒有參加活動的人而言,經常參加各種不同活動的人,較不容易因老化影響認知功能。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實施封城鎖國,許多民眾只能宅在家,缺乏運動量。1項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建議,主動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


該研究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732名34至84歲成年人,研究者連續8天詢問受訪者是否參與以下任何1種活動,包括花時間陪伴孩子、從事有酬勞的工作、休閒活動、雜務、志工服務、運動及提供給他人非正式的幫助。


另為受訪者在活動的多樣性及持續性上評分,10年後再次詢問相同問題;研究前後以「簡要成人認知測試」評估參與者的認知功能(如口語流暢度、工作和語言記憶、處理速度和注意力)。


結果發現,從事越多種活動者得分越高,在研究期間增加多種類型活動者,認知得分也會高於僅維持原有活動或減少活動的人;在各年齡階段均表現出多樣化活動,則認知表現就越好。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該項研究發現,增加活動多元性,對於一般認知功能及執行能力,甚至是記憶力都有較好的表現。


近年研究顯示,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化的內容,可刺激不同的腦部功能。蔡佳芬建議,即使是居家檢疫,也可以利用家中原有物品或簡易道具來活動身體及大腦。


如何多做各種不同活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可從以下3點著手,首先檢視可應用的空間,其次為想想要做什麼活動,以及和誰一起做。


舉例來說,10坪的套房空間雖小,但還是可以做立定操(如:舉手抬腿)、立定跑步、扶椅深蹲。若有客廳,可挪開椅子,在電視前的空間活動,像是跳繩、搖呼拉圈。


葉雅馨建議,最好可以開啟視訊,選擇與朋友一起運動、聊天,或做些簡單的料理,褒煮雞湯、包水餃、打精力湯等。趁著居家時間變多時,透過網路、電話、視訊,問候長輩或朋友,溝通互動。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張上淳駁新冠病毒變異提高致死率 終身帶原機會不高
連假別往人多地方去 「1968」APP提供熱門景點警示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人體囤積太多膽固醇或從食物攝取過多膽固醇,就有可能造成血脂異常,導致高血脂,這時就必須仰賴降膽固醇藥,舒緩症狀;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藥師林維哲指出,尤其晚上是人體製造膽固醇最旺盛時期,若能晚上服用相關藥物,效果的確較佳。許多患者都會詢問降膽固醇藥應該何時服用較好;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於夏季是颱風旺季,對於登革熱的居家預防需特別留意;醫師建議,在家中應該裝設紗窗和紗門,若有不用的花瓶和容器應該倒放,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應該每周清洗一次,睡覺時則最好能掛上蚊帳,放置於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最好妥善清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年長的慢性精神病患對於照顧需求,與日俱增。因此,為了減輕家屬照顧負荷,協助慢性失能或年老精神病患維持生活品質,成大斗六分院因而成立精神護理之家,設立了包括急性病房、慢性病房、日間病房與社區復健的居家治療,提供完整的醫療照顧模式,預計於8月中旬正式提供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灣接連發生意外事件,造成多人傷亡,也讓很多罹難者家屬、救難人員等,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劉銘雄指出,創傷後壓力疾患恐會讓患者重複出現創傷畫面,甚至影響情緒,容易憂鬱、自責、失眠以及驚嚇等症狀。其實,若能透過心理急救的介入方式,就能有效疏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