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人退化 如何發現與處理吞嚥問題?

老年人退化 如何發現與處理吞嚥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失智症長者記憶力、認知功能、行動能力都逐漸退步,吃東西需要家人餵、食物常常含在嘴巴裡,且容易嗆咳,因發燒被帶來醫院急診,診斷為肺炎,因而放置鼻胃管,住院接受肺炎治療。

吞嚥困難 生活品質下降 甚至威脅生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慧娟說,像這樣的病人,在醫院時常可見,病人可能在肺炎治療完成後返家,自行移除鼻胃管,又回到之前的進食方式,然後因為營養不良,造成體力持續衰退,且依然容易嗆到,再次產生吸入性肺炎而入院、臥床,體力更是下降,吞嚥能力持續惡化,陷入無限惡性循環。

許多疾病與問題,例如:腦中風、帕金森氏症、頭部外傷、阿茲海默氏症、頭頸癌、不正確的姿勢、老化造成的視野、牙口、味覺、舌頭臉頰咽部肌肉力量的退化,都可能引起吞嚥障礙。

吞嚥是用來獲得生命所需之能量,也是人生的重要樂趣。吞嚥能力惡化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甚至威脅生命。

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體重下降 都是吞嚥障礙徵兆

陳慧娟指出,常嗆咳、吃東西時間變長或覺得費力、容易累、流口水、舌頭動作不靈活、食物殘留在進食通道中、吞嚥食物時常需吞多次才能吞下、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這些都是吞嚥障礙的可能症狀。像是失智症患者,若是觀察到食物殘留在口中或是漏出來,可能是口腔部吞嚥困難;常常嗆到並吞嚥延遲,則可能是咽部吞嚥困難;不願意進食,有可能是認知功能缺損、憂鬱、其他心理因素或咀嚼容易累所導致。

盡早發現 規劃吞嚥治療與訓練計畫

並不是只有運動功能可以做復健訓練,觀察到這些症狀,盡早發現吞嚥困難,經過專業評估,確認吞嚥障礙原因,就可以根據每個病人情況規劃個別化的吞嚥治療與訓練計畫,不同原因的吞嚥問題,需要不同的介入處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有完整團隊,包含:復健科、牙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精神科、腸胃科、語言治療、營養科、護理科,合力處理各方面問題,可能需要處理牙齒牙周問題、確認假牙、鼓勵吞口水、依患者狀況調整進食姿勢、提供適合的食物質地、進行嘴唇與舌頭運動、咀嚼運動、口腔按摩、使用適合的餐具、教導病人和照顧者有效的咳嗽、正確口腔清潔、適宜吞嚥技巧,藉此達到安全攝取足夠水分與營養,就可以阻止這個惡性循環,提高病人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日前針對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部分條文提出修法,並且初審通過修正草案,將醫療給付的理賠範圍排除全民健保給付項目;衛福部表示,這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等於是讓全民買單。 根據目前全民健康保險法第95條第1項第1款規定,若保險對象發生汽車交通事故,健保署提供保險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中年男子,連續好幾天晚上,分別吃了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麻辣鍋等,他以為吃補品可以壯陽;不料,與妻子「恩愛」時,不到1分鐘就草草結束了,比之前的狀況還差,他擔心自己出現早洩問題,至中醫就診才發現,其體質屬於陰虛火旺,不適合吃燥熱的補品。台灣中醫男科學會理事長、開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過敏」是每個家長最困擾的問題之一;近年來,興起帶孩子去抽血做過敏原篩檢,有些檢驗技術甚至能經由抽血,就可檢驗出上百種食物及數十種過敏原檢測。然而,小兒科醫師建議,家長們可先針對「塵蟎」做好居家環境的整理,若長期呼吸道過敏未見改善,再送孩子去檢驗也不遲。長庚兒童醫院小兒...

閱讀詳情 »

● 火龍果1.排毒解毒、保護胃壁;2.抗衰老、預防腦細胞變性,抑制癡呆症發生;3.美白皮膚、養顏;4.減肥、降血糖、潤腸滑腸、預防大腸、預防大腸癌發生等。火龍果果實汁多味清甜、除鮮食外、還可釀酒、製罐頭、果醬等。花可干製成菜、顏色可提煉食用色素。● 榴蓮水果之王。榴蓮果肉中含澱粉11%,糖分1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