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常無病呻吟?小心是憂鬱! 專科醫解密8生理性因子

老年常無病呻吟?小心是憂鬱! 專科醫解密8生理性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老年人有2週以上持續性的悶悶不樂、對外在事物變得不感興趣、過度悲觀、想死、無助感、退縮不願外出活動,以上合併食慾與睡眠的變化,導致生活模式與過去明顯不同,這就有得到老年憂鬱症的可能!

老年憂鬱症 具生理性病因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陳苡芃表示,老年憂鬱症與成年人憂鬱症相比,有其獨特性,並不是無病呻吟,但時常容易被家人誤會為煩惱太多或是全身性不舒服而不願活動;由此得知,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腦部組織產生變化,使得罹患憂鬱症有相當的可能性。

老年憂鬱症8生理性因子 不可忽視

陳苡芃醫師提供以下說明:

1.血清素(有助於情緒良好的神經傳導物質)2A型的腦神經受體在老年時期減少,以及血清素在腦部作用的活性減少,因此憂鬱症狀在老年人容易出現。

2.男性更年期是醫師常被詢問的議題。男性血清中睪固酮的濃度會隨老化減少,而且有研究指出此數值在老年男性伴隨長期低落情緒者中會低於情緒正常者;然而,使用睪固酮補充療法卻尚未確定對於男性重鬱症有療效。

3.血管性憂鬱症(指憂鬱症的產生與腦血管病變相關)在老年人較一般成人的比例是更高的。血管性憂鬱症狀與下列病史具有一定的關連性,例如中風史、高血壓、腦部影像顯示皮質下缺血變化、腦核磁共振中顯示腦白質高強度。

4.心肌梗塞、心臟疾病、糖尿病、髖部骨折、中風等疾病常與老年憂鬱症有一定的關連性。

5.焦慮症狀與酒精使用,這兩者經常會與老年憂鬱症一同共病。

6.由於身體疾病導致不良生活功能的狀態與失智症是老年憂鬱症的重要風險因子;而憂鬱症狀也會造成整體活動力的降低。

7.腦部老年變化與老年憂鬱症具有一定的關連性,而老年憂鬱症也是多種失智症的危險因子。

8.憂鬱症狀被一些研究發現與海馬回(負責長期記憶的腦部組織)的萎縮有關連性。生命中長期的心理壓力合併憂鬱症狀會持續地增加體內皮質醇的分泌導致原有的海馬回神經元損失;若接受抗鬱劑治療可部分預防這個損失,減緩記憶退化。

出現疑似憂鬱症傾向 盡早治療是關鍵

老年人往往有身體慢性疾病以及社會網絡支持不足,身心狀況較為脆弱,自我恢復力較薄弱。陳苡芃醫師建議,如果發現身旁家人或親戚長輩有疑似老年憂鬱症,建議及早帶來精神科看診,醫師將會安排檢查與評估,並討論可能的藥物治療與非藥物的療法,來幫助患者盡快改善。

【延伸閱讀】

常被誤認老人慢性病 多發性骨髓瘤侵襲銀髮族

空汙、病毒衝擊呼吸道 中醫補肺、清痰止咳有一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明明沒有感染,陰道卻不停搔癢,到底怎麼回事? 一名40歲單身企業女主管李小姐,平常保養有術,外表看起來大概只有三十出頭。半年前透過網路交友結識已婚男子,並發生了性關係,每次性愛前男子總會與李小姐抱怨跟老婆的性事如何的不和諧,讓她每次性愛時都享受到征服的快感。奇怪的是,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乳癌位居國人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也是十大癌症死亡率中的第四名,每年有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悄悄成為女性的隱形致命殺手,因此定期篩檢與預防,關注自身的健康也顯得格外重要。乳癌沒有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5歲患有糖尿病史的陳小姐,4年內體重增加了近20公斤,且合併有視力模糊,臉型改變,齒縫增大的狀況。經詢問後發現她在39歲就已經停經,這幾年來因為舊鞋子穿不下才發現手、腳掌都在慢慢變大。檢查發現原來腦下垂體有1顆近4公分的腫瘤。肢端肥大逾95%是腦下垂體腫瘤引起台大醫院雲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早期難察覺 需家人多點觀察一名來自五結鄉的賴媽媽,敘述自己某次陪伴老公就診,在醫師問診下跟醫師反應,生活中發現老公已無法接聽電話,才經醫師提醒下,發現老公罹患早期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陳彥蓉表示,早期失智症患者通常較難發覺病徵,加上社交方面一切正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