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有6女死於「這病」 及早治療是保命關鍵

每天有6女死於「這病」 及早治療是保命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顯示,乳癌位居國人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也是十大癌症死亡率中的第四名,每年有逾2,000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6位婦女因乳癌而失去寶貴性命。乳癌悄悄成為女性的隱形致命殺手,因此定期篩檢與預防,關注自身的健康也顯得格外重要。

乳癌沒有徵兆  這些高風險群要注意

北區醫學中心一般外科蔡欣恬醫師指出,癌症可怕之處在於它沒有徵兆,乳癌的好發年齡在45至69歲之間,有家族史、抽菸,甚至二手菸也是罹癌風險之一;此外,經期過早開始、過晚結束,或是更年期女性服用荷爾蒙,都要特別留意,因身體長時間暴露於女性荷爾蒙當中,罹癌機率就會增高。

罹癌不要怕  及早治療提升存活機率 

蔡欣恬醫師強調,現代醫學非常進步,只要及早治療,癌細胞都有機會得到良好控制,不過每年都能遇到因罹癌產生恐懼,而不願面對它、治療它的患者。舉例來說,一位60歲的職業婦女,乳房已經散發惡臭、化膿及出血不止,才掛急診就醫求診,不但錯失黃金治療時期,更可能縮短自己存活的時間。

治療方式多元  低溫電漿刀乳房重建幫手

乳癌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再搭配化、放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針對不同的患者打造合適的個人化治療。傳統手術使用電燒刀將癌細胞切除,高溫熱傷害對於術後組織重建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對於乳房全切除及重建的患者,手術時能選擇使用低溫電漿刀,降低熱傷害及疼痛感、出血量少,相較於傳統電燒手術,皮瓣保留也比較完整,對於術後重建、乳頭保留都有很大的幫助。

女性愛惜自己  從定期乳房篩檢做起

蔡欣恬醫師補充,定期篩檢是及早發現乳癌的關鍵,國健署推出乳癌篩檢計畫,45至69歲之女性每2年可免費一次乳房攝影;不過,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30歲以上女性每年就要做一次乳房篩檢,平時也要養成自我檢測的好習慣,如果發現乳房有異樣,應趕緊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呼籲國內女性一同愛護乳房的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醋魚、東坡肉、羹類等傳統年菜,因食材高油脂、裹粉油炸、多勾芡及醬汁,常造成過多熱量攝取,若民眾大魚大肉不忌口,以今年6天的春節假日為例,一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只要吃一餐2500大卡年菜,體重就會增加1.4公斤,若再加上多吃年節零食,體重就會增加更多。根據國民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從去年1月1日起,衛福部便將全台6萬5千多名矯正機關收容人納入健保照護體系,讓這些收容人也能同享健保醫療權益。健保署透過辦理「提供保險對象收容於矯正機關者醫療服務計畫」,邀請96家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至49家矯正機關,提供健保醫療服務及預防保健、愛滋病治療等服務。健保署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生活壓力大,晚婚晚生的族群日益增加,不少年輕夫妻怕生了孩子養不起,都不敢生小孩。根據統計,近幾年來台灣每年約只有18-19萬新生兒誕生,平均每對夫妻生不到一個小孩!婦產科醫師指出,「卵子老化」是目前治療不孕症最棘手的問題,所幸目前已有凍卵術,能稍稍解決卵子老化造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依據氣象預報顯示,受到寒流南下影響,1月21日(星期二)至23日(星期四)臺南以北將出現攝氏10度以下低溫;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頭部及手腳的保暖,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