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是當縮頭烏龜? 姿勢不良真頭痛,醫教4招自救

老是當縮頭烏龜? 姿勢不良真頭痛,醫教4招自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李小姐長期頭痛、手麻、肌肉僵硬,近期症狀加劇,脖頸轉動困難,幾乎每日都要在後頸、手前臂貼痠痛貼布才舒服,偶而還會呼吸不順,影響生活、睡眠及工作狀況,原以為是提早老化,就醫確診為長期姿勢不良惹的禍。

肩頸痠痛會影響體態 年齡層逐漸下降

肩頸痠痛或關節軟組織疼痛是門診就醫原因的前五名,常見原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所造成的。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一般症狀會出現肌肉酸痛、肩頸僵硬,嚴重則影響身體正常體態及外觀,例如俗稱的「烏龜頸、富貴包」外型特徵,過去常見於年齡40至60歲的男性居多,如今因長時間使用3C產品,病人年齡層下降、女性病人增加的趨勢。

姿勢不良易形成上交叉綜合症 烏龜頸、駝背都是常見症狀

賴博政醫師指出,長時間使用3C產品且坐姿不良,會使肩頸部分肌肉張力改變,過度緊繃造成部分肌肉僵硬,部分肌肉被動拉長造成肌力變弱,一強一弱的肌群在頸背部形成一交叉,稱為「上交叉綜合症」,一般而言是上斜方肌或胸大胸小肌過於緊繃、中下斜方肌與菱形肌較為無力,而產生的多種症狀,例如頭過度前屈形成俗稱的「烏龜頸」,或是肩內旋使上背部曲度增加形成「圓肩、駝背」等情況。

坐姿不良傷害多 頸、背、腰、血管都受害

坐姿不良對身體有哪些傷害?賴博政醫師說明,脖頸肌肉緊繃會影響大腦供血不足,出現頭痛、頭暈,而胸椎的小面關節不對位則易產生胸痛、胸悶、呼吸不順;壓迫到臂神經叢則會造成肩膀、背部、上臂、前臂、腕部及手指酸痲、刺痛、無力,若壓迫血管,還會出現水腫、缺血的現象。

避免上交叉綜合症 教你簡單4步驟

要避免或改善「上交叉綜合症」,賴博政醫師提出4點建議:

1.注意防寒、防潮,若運動結束後要盡快擦乾汗水,以免寒濕之邪侵犯體內,避免肌肉過度緊繃、僵硬。

2.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久坐或滑手機,建議每一小時起身活動放鬆,舒緩放鬆肌肉群。

3.肩頸區域避免負重,若常揹側背包可改為左右輪流交替揹,減少單側長期負重的機會。

4.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食、冰冷飲品、咖啡、濃茶、啤酒及過酸食物,如柳丁、橘子、鳳梨及醃漬物等。

【延伸閱讀】

對付嚴重型氣喘教戰守則 陳怡行醫師解答不可不知

控制近視點散瞳劑會傷眼嗎? 醫師一次解答錯誤迷思

七旬老翁無「齒」「礙」生活 植牙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83歲患有中度失智症的李姓阿嬤,經常在晚上不睡覺、自言自語,甚至半夜偷跑出門、打電話找已往生的家人聊天,長期因為吃不好、睡不飽的情況,進而導致營養不良,情緒也跟著低落,讓家人既擔心又疲於照顧。所幸,在兒子替母求助中醫,透過中藥、針灸輔助治療,阿嬤已恢復正常生活,現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47歲的林姓男子,罹患心律不整多年,其因症狀輕微,而未積極就醫診療,直至四個月前,因胸悶心悸嚴重影響睡眠,才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求診,經許堯欽博士辨證屬心氣心血虧虛、脾失健運,痰阻血脈,以中藥調理半年後,心悸症狀幾乎已消失。心律不整嚴重者恐猝死 及早治療是關鍵許堯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腸病毒疫情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腸病毒主要流行病毒雖以克沙奇A型為主,惟國內持續有71型及克沙奇B型等感染個案發生。高雄市衛生局提醒,醫療機構所附設電動木馬(搖搖馬)大都為患孩使用,若未有效清消,下一位接觸之孩童易感染腸病毒,家長要特別注意!腸病毒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一名男性感覺身體疲勞、一動就喘,雖然診出貧血,但服藥半年後效果仍不佳。轉診到血液科門診,終於查出貧血是左側腎臟腫瘤引起,開刀切除腫瘤後才改善。另一名高中女生,入學健康檢查時發現中度貧血,測量血鐵蛋白後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疑似生理期出血量多、偏食、未適當補充鐵劑造成貧血。補充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