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翁跌倒腦出血 依靠反轉劑順利救援

老翁跌倒腦出血 依靠反轉劑順利救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72歲的陳爺爺,有高血壓、糖尿病及心房顫動病況,他都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及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去年底,陳爺爺不慎跌倒,頭部撞擊地面,呈現意識不清現象,家人立即將他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部持續在出血,還好陳爺爺服用的抗凝血劑有專一反轉劑,能快速恢復凝血功能,經由投以反轉劑,10分鐘後抽血確認凝血功能恢復正常,便進行手術將血塊移除,術後隔日即轉入普通病房,目前復健狀況良好。 

恢復凝血功能速度 心房顫動患者急救成敗關鍵! 

收治陳爺爺的新光醫院心臟內科蔡適吉醫師指出,過去為了預防中風,多採用傳統藥物華法林(warfarin),但出血風險較高、濃度控制不易、和食物藥物交互作用又多,且若需要恢復凝血功能則需注射維他命K、或輸血漿,恢復時間長,因此,現在多改以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對亞洲人而言,比華法林減少了43%大出血及68%腦出血的風險。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守護心臟 專一反轉劑作後盾

蔡適吉醫師進一步指出,由於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對亞洲人而言,相對安全,同時在發生意外需要手術時,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因為有專一反轉劑,投藥後可以立即恢復凝血功能,降低患者意外失血死亡的風險,儼然成為心房顫動患者最關鍵的守備用藥,而且其藥的專一反轉劑已於五月一日通過健保給付,預估有數十萬心房顫動患者可受惠。

心房顫動易引發腦中風 死亡率高出常人二倍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說明,心房顫動依發生頻率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及永久性三類,但無論是哪一類,患 者因心跳頻率異常且不規則,血液可能會於心臟內流速減緩或滯留而形成血栓, 若血栓剝落順著血液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比起同年齡的正常人死亡率高2倍、中風率高5倍,且心臟衰竭、失智以及住院率等也高出許多,但有高達75%的患者卻幾乎沒有症狀,察覺不易。 

每日測量血壓與心跳 血壓數值差異10以上速就醫

因此,黃瑞仁院長建議,民眾可透過每日測量血壓與心跳來檢測,若手邊僅有血壓機,則可透過短時間內測量三次血壓,當血壓數值差異超過10以上,及平時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時,應盡速諮詢心臟科醫師,切勿忽視罹患心房顫動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炎炎夏日來臨,悶熱的氣候最容易導致泌尿道疾病,尤其是女性!因為女性尿道較短,距離肛門口近,以致肛門大腸桿菌容易從尿道侵入膀胱,導致泌尿道感染機率大增。根據統計,有高達九成的女性曾經罹患令人難以啟齒的「羞羞病」泌尿道感染!家醫科林青穀醫師建議,女性朋友不妨食用富含前花青素的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一碗火雞肉飯熱量444大卡、10顆水餃402大卡,逛夜市吃美食,是許多人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但如果吃了太多美食,小心肥油上身!台北市寧夏夜市積極推展小吃熱量標示,民眾享受美食時,還可計算熱量,保持身材。大同健康服務中心自100年起,與「寧夏夜市觀光協會」及「寧夏商圈發展協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女性痔瘡有年輕化趨勢!根據調查發現,15-24歲女性,4成有痔瘡問題,較過去成長2成;外科醫師並發現,最近來求診的年輕女性痔瘡病人就增加了3成,而且多半是低頭久坐族!一名24歲的女子,高三那年因為排便出血就醫,發現是內痔,當時只是擦藥了事,並不以為意,標準宅女的她,即使偶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暑假即將來臨,許多學生已安排暑假打工賺取零用錢;健保局提醒,學生打工,每月薪資所得未達基本工資,可免扣補充保險費,而且若只是短期打工,沒有超過三個月,也可以用原來身分參加健保,不必做轉出和轉入的手續。二代健保自今年1月1日上路後,除了一般保費外,還須繳交補充保險費,保險對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