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翁1次吃17顆藥險致命

 

老翁1次吃17顆藥險致命

奇美醫院劉盈伶藥師。(圖/由好醫師網提供)

 

優傳媒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台灣奇蹟之一的健保制度,造就了一批愛逛醫院的患者,一名七旬老翁曾到多家醫院就診,服用高達17種藥物,最後是暈眩無力而就診。醫師發現他的慢性病只要吃八種藥就可以,老翁長年多重用藥,也顯示國內相關問題的嚴重性。

 

2018年台灣面臨到高齡社會的來臨,推估於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病人因老化造成身體、生理及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進而容易有多重用藥的問題,所以在各項醫療照護上,確實需要特別的關心與留意。

 

72歲錢姓阿伯,曾到多家醫院就診,因服用多種藥物,導致身體不適、暈眩無力而入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發現阿伯吃的慢性病藥多達17種,經奇美高齡整合團隊及藥師幫忙整理藥物,並即時傳送藥物整合訊息,給急診及住院端的醫師,成功整合用藥,阿伯現在只須服用8種藥物,讓身體的負擔大大降低。

 

73歲林姓奶奶,因長期腰痠、背痛而到處就醫,同時服用多種的止痛藥,其中消炎止痛藥就高達4種,導致奶奶胃腸出血而入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就醫,經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進行腸胃縫合術,同時藥劑部藥師整理雲端用藥並即時告知醫師,醫師教導並衛教奶奶,及開立較無腸胃不適副作用的1種止痛藥物,爾後再回診時,奶奶身體疼痛的情形已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劉盈伶提醒:民眾需養成諮詢醫師或藥師相關用藥資訊的習慣,切勿自行停藥、換藥。甚至可以求助於由各科專業人員所組成「高齡醫學整合門診」,針對高齡的診斷及治療做全面性評估,避免因跨科或跨院看診,而發生重複用藥及藥品交互作用的危險,以提升高齡用藥安全及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健康報導 五月中旬以來,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紅十字會接到數起捐贈疫苗的意願,隨即著手瞭解疫苗進口的相關規定。雖然政府與民間都認同「加快疫苗接種」是達到「群體免疫」的唯一途徑,國人非常期待加速購買疫苗,紅十字會也希望在此事上有所貢獻。但大陸的國藥疫苗,依台...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健康報導 五月中旬以來,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疫情大爆發後,紅十字會接到數起捐贈疫苗的意願,隨即著手瞭解疫苗進口的相關規定。雖然政府與民間都認同「加快疫苗接種」是達到「群體免疫」的唯一途徑,國人非常期待加速購買疫苗,紅十字會也希望在此事上有所貢獻。但大陸的國藥疫苗,依台灣地區與...

閱讀詳情 »

疫情持續延燒,日本昨日捐贈124萬劑疫苗抵台,疫苗施打順序也備受關注。有鑑於長照、衛福機構頻傳確診,加上中老年染疫後死亡機率較高,高雄市拍板,將長照機構、洗腎患者提前至第五順位施打,75歲長者提前至第六順位。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配合指揮中心規劃及專家小組意見,把原先第六位安養養護、日間照顧等社福長照...

閱讀詳情 »

今全台本土加上校正回歸共511例,另有死亡確診案例37例,其中台北市占144例。柯文哲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表示,對於死亡人數創新高不要太驚慌,還是要看疾病的整體趨勢。柯文哲表示現在疫情有一定程度的被壓制,但沒有完全消滅,現在要思考如何讓Rt值小於1是目前北市的目標。柯文哲指出,今天全台確診共511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