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翁1次吃17顆藥險致命

 

老翁1次吃17顆藥險致命

奇美醫院劉盈伶藥師。(圖/由好醫師網提供)

 

優傳媒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台灣奇蹟之一的健保制度,造就了一批愛逛醫院的患者,一名七旬老翁曾到多家醫院就診,服用高達17種藥物,最後是暈眩無力而就診。醫師發現他的慢性病只要吃八種藥就可以,老翁長年多重用藥,也顯示國內相關問題的嚴重性。

 

2018年台灣面臨到高齡社會的來臨,推估於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病人因老化造成身體、生理及罹患一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進而容易有多重用藥的問題,所以在各項醫療照護上,確實需要特別的關心與留意。

 

72歲錢姓阿伯,曾到多家醫院就診,因服用多種藥物,導致身體不適、暈眩無力而入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發現阿伯吃的慢性病藥多達17種,經奇美高齡整合團隊及藥師幫忙整理藥物,並即時傳送藥物整合訊息,給急診及住院端的醫師,成功整合用藥,阿伯現在只須服用8種藥物,讓身體的負擔大大降低。

 

73歲林姓奶奶,因長期腰痠、背痛而到處就醫,同時服用多種的止痛藥,其中消炎止痛藥就高達4種,導致奶奶胃腸出血而入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就醫,經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進行腸胃縫合術,同時藥劑部藥師整理雲端用藥並即時告知醫師,醫師教導並衛教奶奶,及開立較無腸胃不適副作用的1種止痛藥物,爾後再回診時,奶奶身體疼痛的情形已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劉盈伶提醒:民眾需養成諮詢醫師或藥師相關用藥資訊的習慣,切勿自行停藥、換藥。甚至可以求助於由各科專業人員所組成「高齡醫學整合門診」,針對高齡的診斷及治療做全面性評估,避免因跨科或跨院看診,而發生重複用藥及藥品交互作用的危險,以提升高齡用藥安全及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下午於防疫記者會上公布,苗栗縣新增7例本土確診,分別為移工2例、本國籍5例。徐耀昌指出,7例個案中,分別為京元電6例(本國籍4例、移工2例),其中企業本國員工,皆為第二次PCR篩檢後陽性確診;另外有1例家庭接觸者,為案5624接觸者,於6月11日居家隔離期滿後,解隔前的篩檢確診。無社...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85例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其中臺北市再增42例。近期台北長者接種「網路預約系統」引起不少爭議。稍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15:30召開北市疫情記者會,說明目前疫情發展、網路預約系統相關事宜與台北市最新防疫政策。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委託台康生技向衛福部申請購買BNT疫苗,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回應說,「台灣的代理權在復星,任何採購必須走復星」。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透露郭台銘申請進度,他說,現在對方來談「法律文件」,鴻海有提到希望保留一部分疫苗供員工使用,「這都可以討論」,但重要的是取得原廠供貨證明,雙方才有辦法實...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永淳報導台灣疫情尚未降溫,遠距教學目前已變成常態,但有部分家長卻說老師在家上班太爽,讓正妹英文老師萱萱負能量爆棚,駁斥遠距上課要克服很多狀況,且筆電一開就是一整天,熱到可以煎蛋,也像患了飛蚊症,眼前有許多蚊子飛來飛去。防疫期間政府宣布停課不停學,讓小孩在家視訊上課,補習班也不例外,但有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