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咽管氣球擴張術 解決耳悶塞脹痛

耳咽管氣球擴張術 解決耳悶塞脹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耳朵長期悶塞脹痛無法改善,過去多使用藥物或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治療,但效果緩慢,且須反覆手術,恐導致耳膜穿孔而聽力受損;林口長庚醫院引進「耳咽管內視鏡氣球擴張手術」,手術過程僅需2分鐘,至今已完成8例,所有病人的耳悶塞感明顯改善,再也沒有發生中耳積水的狀況。

飛機起降或坐車上坡時,因大氣壓力急速地改變,中耳的氣壓也隨之快速升降,這時藉由吞嚥及打呵欠的動作,即可牽動耳咽管的肌肉,進而調節中耳氣壓;但患有慢性鼻炎、鼻竇炎、長期過敏、胃酸逆流、鼻咽腺樣體肥大者,其耳咽管功能障礙,則無法正常調節耳內氣壓,長期飽受耳朵悶塞脹痛之苦。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系耳科主治醫師趙偉傑指出,以往治療耳朵悶塞,會以鼻部抗組織胺及擴張劑,甚至肌肉鬆弛劑改善局部症狀,但嚴重者效果較緩慢。目前最常使用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先在患者耳膜上切開一個小洞,並卡入個暫時性的小管子,維持耳內與環境壓力的平衡,但術後耳朵不能進水,且必須反覆手術,導致耳膜的穿孔機率約5至10%。

趙偉傑自美國哈佛大學精修引進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趙偉傑表示,此手術利用內視鏡,使用氣球將狹小的耳咽管加以擴張,藉以恢復通暢,免除反覆中耳通氣管置放的困擾,更不會造成慢性耳膜穿孔及耳朵不能進水的問題,術後病人輕鬆吞口水,就可解除中耳悶塞的問題。不過,健保給未給付,患者須自費9千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73

相關推薦

晚上睡覺,睡著睡著,感覺突然抖一下,然後就驚醒了,這種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為什麼睡覺的時候會突然抖一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睡覺之後抖動呢?關於這個問題,有關專家作了如下解釋: 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我們四肢主要是受大腦皮層的控制,當進入睡眠狀態時,大腦皮層就會抑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將鮮乳放在室溫下5天沒有變質,應該還可以喝吧?蘑菇中毒造成醫院死亡17人?食安風暴頻傳,經常有很多人會接收到飲食上的訊息,讓人真不知該如何吃才好;為此,食藥署網站成立了「闢謠專區」,專門針對目前很多謠傳的飲食問題進行解答,提供民眾正確的知識。 飲食與健康議題備受關注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臨床上,許多老人家都曾抱怨眼皮沉重問題,不但影響外觀,也影響視線,其實主要是因眼瞼鬆弛和眼瞼下垂造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江鈞綺指出,眼瞼鬆弛是因外層眼皮皮膚因年紀或體質,出現過鬆等現象,至於眼瞼下垂則是指眼瞼板的高度過低導致。 眼瞼下垂原因多元 造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寶寶胖胖的才可愛?許多研究都證實,寶寶體重過重,不僅成長發育落後一般人,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增。醫師建議,母親最好哺餵母乳,其中富含的母乳蛋白,有助維持胰島素正常分泌,最新研究發現,可降低寶寶3倍以上的過胖風險。 寶寶喝母乳不易胖 《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