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到"酷酷嗽"心驚膽跳! 找主因勿拖延就醫

聽到"酷酷嗽"心驚膽跳! 找主因勿拖延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夜氣溫變化較大,門診很常遇到咳嗽患者,抱怨自己咳嗽症狀已經很久了,一直都無法痊癒。其實咳嗽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性的呼氣反射動作,主要是幫助呼吸道清除分泌物或外界入侵的異物,以清理與保護呼吸道。但咳嗽過久會影響生活作息,造成身體其它不適症狀,如發生胸悶、脅肋疼痛、頭痛、聲音沙啞、睡眠品質變差等等。

誘發咳嗽原因多 找出原因藥對症

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張尚智主治醫師說,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咳嗽的病因可分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因天氣冷熱劇烈變化,人體適應不良,導致體表衛氣失調,而肺主皮毛,主宣發肅降,六淫之邪從皮毛或口鼻而入,內犯於肺,肺氣上逆,於是引發咳嗽。內傷咳嗽則為其他臟腑功能失調,病邪牽累影響到肺部,進而肺氣失宣上逆而引起咳嗽。

因為導致咳嗽的原因不同症狀也會有差異,所以必須注意的事項也會跟隨著變化:若咳嗽合併發燒、黃痰、咽喉腫痛時,應禁食補品如薑母鴨、羊肉爐、當歸、人參、黨參、黃耆等補品,也不宜食用辛辣、油炸、咖啡、荔枝、龍眼、榴槤、薑、羊肉、黑糖、核桃等熱性食物。除非在身體特別虛弱且感染症狀不重的情況,才可使用補品幫助正氣抵禦外邪。

痰多痰少有關係 寒涼食品少碰觸

若有痰色稀白、咽喉癢,屬寒證時,則需避免食用生冷及寒涼食品,如西瓜、蘿蔔、白糖、苦瓜、水梨、蕃茄、椰子及瓜果類水果,可以用老薑、生蔥或淡豆豉煮水溫飲,並穿著暖和衣物微微發汗,可幫助病情提早痊癒。

若咽喉乾燥,咳而氣促,痰少難出或乾咳無痰、咽癢喉乾時,應多喝且慢飲溫熱開水以潤喉,或可食用銀耳、秋梨、蜂蜜、黑芝麻、核桃、松子、蓮藕、百合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

咳嗽加劇少運動 生活習慣養得好

若是因為其他臟腑遷延而引發的咳嗽症狀,如:心臟衰竭引發,常會有喘不過氣,咳嗽喘鳴音等,則應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多休息,避免過度運動,天氣溫度變化較大時,應注意體感溫度變化並避免出門,以防止病情惡化。

由胃食道逆流而引發,咳嗽以外常合併有胃脹悶痛、口臭、嘈雜泛酸、心口灼熱,咽中異物感等症狀,則須檢視自己生活飲食是否常飲酒、咖啡,或常食用甜食、油炸辛辣等,並減少腹部壓力及生活壓力。

【延伸閱讀】

遠離石頭奶,義乳材質再進化 高仿真隆乳這樣做

10月至今累計858例流感重症個案 7大族群小心了

男大生留日夢碎!罕見淋巴瘤專找年輕人 這六大症狀要注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2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維持穩定,未再度下降或反轉向上,今(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175例個案,新北市87例、台北市34例、苗栗縣31例,死亡個案19例,多有慢性病史;全國3級警戒是否再延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會按照疫情變化觀察;另外,全國長照機構83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日本贈台的124萬劑AZ疫苗於15日起大規模開打,原本是防疫救命的要事,不料,卻傳出11起老年人接種後死亡的憾事,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在臉書貼文,「我不知道別人的看法如何,但我承認我真的被嚇到了。」 王明鉅分析,80歲以上的長者不打疫苗得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民眾也很配合政府單位的防疫措施。日前董氏基金會不斷接到民眾詢問:LINE的群組內盛傳「法國吸菸者新冠肺炎感染率低」是否屬實?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郭斐然表示,醫學已證實:「使用任何菸品,只會增加重症及死亡風險而已」!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也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 歲黃小妹自8個月大起,母親便發現其糞便有血,多次帶女童去診所及地方醫院就醫,初期診斷為便秘及肛裂造成的出血,長達4年吃軟便劑仍治療效果不彰。女童5歲時,媽媽帶女童前往小兒科診所就醫,經醫師仔細評估後轉介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潰瘍性結腸炎。兒童血便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