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家裡老人家看電視時,音量越開越大。開水沸騰,聽不到氣笛聲。許多老人家都有聽損問題,醫師提醒,聽損是造成失智的主因,民眾務必注意聽力問題,建議45歲起定期篩檢聽力,降低失智風險,開心迎接人生下半場。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 是失智症排名第1的主因


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2017年報告發現,在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佔9%,其次為抽菸5%、憂鬱症4%。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研究指出,聽損者日後罹患失智風險高達一般人5倍,主要是因為聽力障礙會造成人際溝通不良,久而久之,難以和外界接觸互動,進而加速大腦皮質萎縮,增加吃不好、睡不好、憂鬱及失智等風險。


忍到退休才就醫 小心錯失黃金治療時期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表示,門診發現,45歲後的中壯年族群若覺耳鳴或是聽力受損,就診意願不高,因為擔心戴上助聽器可能危及自尊、自信,因此,許多人忍到退休,才面對聽力異常,但都已是中重度聽損。


「聽損是不可逆的!」陳錦國表示,若發生突發性耳鳴或失聰,要把握黃金治療期1周。步入中年之後,每2年應至醫療院所接受聽力篩檢,以及透過耳鏡檢查耳膜與中耳。


此外,平日應該飲食均衡,避免熬夜,以及減少長時間使用耳機,且使用耳機時,音量不要開太大。


華科慈善基金會與桃園市府合作 協助民眾聽力篩檢


華科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表示,如果自覺聽力變差,或聽不清楚的辨音問題,務必積極就醫,才能有效預防失智,與人保持良好互動,享受晚年的健康生活。


為讓民眾重視聽力的重要性,華科慈善基金會與桃園市政府在桃園市身心障礙福利館內打造「聽覺健康照顧服務中心」,採一站式服務,另透過聽力車深入各據點,協助民眾篩檢聽力。


林龍森指出,聽力車下鄉服務時,將會推廣兩種最新居家簡易聽篩「耳語、手指聽篩測試」,是否聽得到手指摩擦聲音,及耳語辨識正確度,初步分辨是否聽力不佳。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痠麻 恐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1名國中生擔任學校籃球隊主將,但近來因膝蓋腫脹疼痛,導致無法練球,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奧斯古—謝拉德症;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指出,奧斯古—謝拉德症屬於青少年常見的膝蓋疾病,又稱為脛骨結節骨突炎,通常多和運動量較多有關係。脛骨結節骨突炎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1名4歲幼童,一周前開始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且儘管感冒痊癒後仍食慾不振,趕緊就醫檢查,原來是腹脹導致。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婦科主任陳文娟指出,小朋友感冒除了會有上呼吸道症狀外,這時若輕敲肚子出現扣扣的聲音,且摸起來呈現鼓脹現象,就可能是胃腸道氣體吸收出現問題。部分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白斑癌化機率約為10%至20%,尤其紅斑更高達60%,若口腔出現斑塊時,恐為口腔癌徵兆,建議民眾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臨床上有一名患者就因對口腔出現白斑不以為意,直到九個月後病情加重時,確診為口腔癌第二期,為時已晚。根據基隆市仁愛區今年的口腔篩檢,截至六月...

閱讀詳情 »

如果不是為了參加親戚的婚禮而瞞著丈夫去染髮,47歲的趙雲現在還好好地在學校裡給學生講課,在家裡陪伴7歲的小兒子玩耍。但這一切都在2015年7月4日戛然而止。那天,趙雲在被送往大連市內一家醫院搶救的途中離開人世。趙雲的丈夫稱,奪走她性命的是6月23日抹在她頭上的那些染髮劑…&helli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