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恐增失智風險 45歲以上把握聽力篩檢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家裡老人家看電視時,音量越開越大。開水沸騰,聽不到氣笛聲。許多老人家都有聽損問題,醫師提醒,聽損是造成失智的主因,民眾務必注意聽力問題,建議45歲起定期篩檢聽力,降低失智風險,開心迎接人生下半場。


聽損加速大腦退化 是失智症排名第1的主因


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2017年報告發現,在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佔9%,其次為抽菸5%、憂鬱症4%。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研究指出,聽損者日後罹患失智風險高達一般人5倍,主要是因為聽力障礙會造成人際溝通不良,久而久之,難以和外界接觸互動,進而加速大腦皮質萎縮,增加吃不好、睡不好、憂鬱及失智等風險。


忍到退休才就醫 小心錯失黃金治療時期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表示,門診發現,45歲後的中壯年族群若覺耳鳴或是聽力受損,就診意願不高,因為擔心戴上助聽器可能危及自尊、自信,因此,許多人忍到退休,才面對聽力異常,但都已是中重度聽損。


「聽損是不可逆的!」陳錦國表示,若發生突發性耳鳴或失聰,要把握黃金治療期1周。步入中年之後,每2年應至醫療院所接受聽力篩檢,以及透過耳鏡檢查耳膜與中耳。


此外,平日應該飲食均衡,避免熬夜,以及減少長時間使用耳機,且使用耳機時,音量不要開太大。


華科慈善基金會與桃園市府合作 協助民眾聽力篩檢


華科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表示,如果自覺聽力變差,或聽不清楚的辨音問題,務必積極就醫,才能有效預防失智,與人保持良好互動,享受晚年的健康生活。


為讓民眾重視聽力的重要性,華科慈善基金會與桃園市政府在桃園市身心障礙福利館內打造「聽覺健康照顧服務中心」,採一站式服務,另透過聽力車深入各據點,協助民眾篩檢聽力。


林龍森指出,聽力車下鄉服務時,將會推廣兩種最新居家簡易聽篩「耳語、手指聽篩測試」,是否聽得到手指摩擦聲音,及耳語辨識正確度,初步分辨是否聽力不佳。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痠麻 恐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和肥胖的男性,精子質量比較不好,因此,從小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幫助男性維持健康,鞏固精子的質量和生育能力,研究刊登在內分泌和代謝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之一《肥胖評論》(Obesity Reviews)。 正值生育年齡的夫妻,有10至15%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住院時,如請看護,1天得花上2、3千元,對於大部分病家來說,負擔沈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5大社會福利團體呼籲,加上蔡英文總統以及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推動健保改革,每人每天多交2元,挹注健保,醫院採取全責照顧,民眾住院時,不用再自聘看護。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口水也可以測新冠病毒!目前新冠病毒多由鼻咽或咽喉病毒拭子採檢,被採檢者並不好受,且後續檢體的核酸萃取試劑因疫情有缺貨危機,對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近來緊急授權使用第五個口水試劑組,表示其侵入性小、便宜且方便。試劑開發實驗室更公布試劑資訊,讓有需求實驗室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暑假期間,許多家長會帶著孩子到親水公園戲水消暑,不過由於園區內經常人滿為患,水質不一定乾淨,日前就有1名男童在遊玩後的2周發現下體長出1顆不明物體,由於部位特殊,家長決定盡快就醫,檢查後確診是罹患菜花。中醫師黃慶雲表示,雖然菜花發作初期不痛不癢,但一定要盡早醫治,所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