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聽話就有糖吃? 別再害孩子蛀牙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家長在獎勵小朋友時,總喜歡以孩子們愛吃的糖果、餅乾當獎勵,但國健署提醒,根據100年台灣6歲以下口腔及衛生狀況調查顯示,5歲齲齒盛行率為79.3%;102年6-18歲兒童調查也顯示,12歲恆齒齲齒指數為2.5顆,和全球平均值1.67顆(189國)相較,仍有努力的空間,顯示家長們應糾正「聽話的孩子有糖吃」的觀念了!

追究造成齲齒的原因,主要是吃完食物後,糖分附著齒面,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脫鈣、進而蛀牙;另外,常食用含糖食物或飲料,也會容易導致齲齒。

依據2001-20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63%國小學童表示昨天有喝飲料,其中昨天喝飲料的平均熱量為194大卡,將近1.5罐可樂的熱量。

然而,依據「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未滿12歲「每日刷牙次數」平均只有1.82次,「睡前刷牙的比率」為79.9%,顯示仍有近2成的兒童睡前沒有刷牙,且未達到一天至少刷2次的標準。

因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家長應該減少把糖果、餅乾及含糖飲料當獎品或點心,並提醒小朋友吃完食物後要漱口、一天至少刷牙2次,尤其睡前一定要刷牙,絕對不要含奶瓶睡覺,並養成每半年帶孩子至牙科診所接受牙齒塗氟的好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5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根據2019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研究調查發現,全台固定白班工作人員,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0.7%,約10位民眾中就有1人受慢性失眠之苦,而輪班工作者的慢性失眠盛行率則為23.3%,比固定白班者高2.18倍。調查結果也同時指出,輪班工作者罹患生理及心理上相關疾病,如心臟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開學囉!師生都嚴陣以待防範武漢肺炎,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因為眼睛和鼻子、嘴巴等器官都有黏膜,黏膜雖然可以保護器官,卻也是病菌的出入口,口和鼻可以戴口罩來保護,眼睛要怎麼保護防範武漢肺炎? 醫師呼籲勤洗手 不要用手揉眼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日趨嚴峻,一般民眾如何防範?台大公衛學系教授張靜文22日在台大公衛學院舉辦的新冠病毒公共衛生社區防疫教育課程中,以「面對冠狀病毒之個人與環境防護」發表演說,提供民眾手部清潔、環境消毒和口罩使用等建議,快來看看公衛專家怎麼說。呼吸道疾病如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鬧得人心惶惶,民眾瘋搶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但除了外在的防護,內在免疫力的提升也不能忽略,良好的免疫能力,是決定個人健康與否的關鍵,均衡完整的營養攝取,則是維持免疫力的重點。落實日常飲食足量多元化 把握「我的餐盤」概念依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日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