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肉類怎麼吃才健康? 與加工肉距離越近心血管負擔越重

肉類怎麼吃才健康? 與加工肉距離越近心血管負擔越重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吃牛肉、羊肉、豬肉和加工肉類,會造成心臟負擔,而且吃得越多,心臟的健康狀況就會越糟糕。


研究的人數超過140萬人,追蹤時間大約30年,研究發現,每食用1.75盎司的牛肉、羊肉和豬肉,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9%;吃加工肉類食品則更糟,如培根、火腿或香腸等食品,每食用1.75盎司就會增加18%的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雜誌)。


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健康系營養流行病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Anika Knüppel表示,加工肉類造成冠心病與結腸癌的風險,都比紅肉增加更多。


但這項研究的好消息是,家禽類例如雞肉和火雞肉,似乎不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因為大多數的家禽不含有紅肉的高飽和脂肪,也沒有加工肉類的高鈉。


飽和脂肪會導致動脈壁上形成斑塊,進而造成阻塞;而鈉會讓血壓升高,限制血液流向心臟,造成心血管的傷害。所以,如果喜歡吃肉,建議可選擇雞肉,也不怕缺乏蛋白質。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東奧舉重金牌郭婞淳貼藍色肌貼 肌內效貼布好用在這裡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天氣變化大,流感疫情難降溫,安南醫院社區暨預防醫學科主任蔡忠紘表示,儘管施打疫苗無法完全杜絕流感或讓人不感冒,但可以讓老人、慢性病患等高危險族群,減少嚴重併發症的發生與死亡率;呼籲上述免疫力差的族群接種疫苗防疫。年長者或免疫力較差的族群更要留意搭配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多吃高纖與全穀類食物,可降低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大腸癌和其他慢性疾病風險!世衛委託的一份研究顯示,多吃膳食纖維的人,可降低上述疾病的死亡率達15-30%,每天食用的膳食纖維每增加8克,心臟病、糖尿病和大腸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下降5-27%。研究建議,每天應攝取25-...

閱讀詳情 »

迎接豬年來到,趕走惹人厭的臉部4個小惡魔,除去臉上肌膚鬆弛、乾燥、暗沈、皺紋等困擾,就是要煥然一新!保養品中經常含有多酚成分,像是茶多酚具有較佳保濕與抗氧化力,可適當補充水分並鎖水,形成肌膚彈力網;而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黑色素形成,有效對抗肌膚老化問題。到底有哪一些多酚明星是打擊肌膚惡魔的好幫手,來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快餐重鹹、醃漬食物等逐漸成為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管不好嘴,小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日韓等胃癌大國,民眾對胃癌早期篩檢已有相當的警覺,所以早期發現率非常高,反觀台灣還有待加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彭正明主任指出,如果經常性胃痛或有出血,或是不明原因上腹痛,建議應該到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