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肉類怎麼吃才健康? 與加工肉距離越近心血管負擔越重

肉類怎麼吃才健康? 與加工肉距離越近心血管負擔越重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吃牛肉、羊肉、豬肉和加工肉類,會造成心臟負擔,而且吃得越多,心臟的健康狀況就會越糟糕。


研究的人數超過140萬人,追蹤時間大約30年,研究發現,每食用1.75盎司的牛肉、羊肉和豬肉,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9%;吃加工肉類食品則更糟,如培根、火腿或香腸等食品,每食用1.75盎司就會增加18%的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Journal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食品科學與營養評論雜誌)。


英國牛津大學人口健康系營養流行病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Anika Knüppel表示,加工肉類造成冠心病與結腸癌的風險,都比紅肉增加更多。


但這項研究的好消息是,家禽類例如雞肉和火雞肉,似乎不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因為大多數的家禽不含有紅肉的高飽和脂肪,也沒有加工肉類的高鈉。


飽和脂肪會導致動脈壁上形成斑塊,進而造成阻塞;而鈉會讓血壓升高,限制血液流向心臟,造成心血管的傷害。所以,如果喜歡吃肉,建議可選擇雞肉,也不怕缺乏蛋白質。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東奧舉重金牌郭婞淳貼藍色肌貼 肌內效貼布好用在這裡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上午10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啟,第8期新冠疫苗牛津AZ預約,符合資格民眾約113.5萬人蜂擁而至,再次導致網站伺服器不堪負荷,出現「無法連線,請確認您的網路是否正常或忙碌」。 第8期新冠肺炎預約,開放間隔滿10周將打第2劑民眾,與18至22歲族群,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九年名列第四,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提升,使得頭頸癌在台灣有更加年輕化的趨勢,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會提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學童發生近視的3大高峰期為幼兒園大班升小一、小一升小二以及小六升國一,幼兒園大班兒童每10位就有1位近視、小學一年級學童每10位就有2位近視,國中三年級學生比例更高達每10位將近有9位近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教育局呼籲家長,在全民拚防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上午10時開始,第8期新冠疫苗預約施打牛津AZ,符合滿第2劑滿間隔10周以上,與18至22歲7月19日前曾經登記接種第1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估計,約有113.5萬人符合資格,將在9月12日中午12時截止預約。 根據指揮中心數據,第8期疫苗預約符合第2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