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肉病變成因不僅老化 延誤診斷恐肌肉萎縮

肌肉病變成因不僅老化 延誤診斷恐肌肉萎縮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肉病變成因多,除了常見的肌肉痠痛或肌肉無力等症狀,也有可能因非感染性的原因發生發炎反應或龐貝氏症等疾病所導致。成大醫院病理部廖瑋安醫師指出,臨床上,許多人出現肌肉痠痛時,多採以服用止痛藥、民俗療法與復健等,但若因此延誤診斷,可能因此使肌肉發生萎縮,這時也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導致。

診斷肌肉病變成因 可透過高爾現象

肌肉疾病的類型與病因,需仰賴多科醫療團隊合作才能確診,其中目前可藉由高爾現象,幫助診斷肌肉病變成因。廖瑋安醫師解釋,當病人下肢近端的肌肉群受損較遠端的肌肉嚴重,從蹲姿站起時,大腿無法單獨撐起身體重量,這時患者得先張開雙腳、臀部上揚,再利用雙手支撐膝部,慢慢撐起。

出現茶色尿 恐是橫紋肌溶解症惹禍

廖瑋安醫師說明,若出現茶色尿時,則可能為橫紋肌溶解症等所造成,這時若肌球蛋白濃度持續升高,恐會引發急性腎衰竭,不可不慎,此外,若為肌肉因為非感染性的原因發生發炎反應,治療上則可使用包含類固醇在內的免疫抑制劑,通常都有不錯的療效。

成大建立完善肌肉疾病診斷 可望解決民眾疑慮

另外,包括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腦下垂體功能異常等代謝疾病,都可能成為引發肌肉無力或萎縮的原因,甚至過度使用類固醇也可能埋下危險因子。廖瑋安醫師強調,為解決有肌肉症狀民眾的疑慮,目前成大醫院也建立完善的肌肉疾病診斷及治療團隊,必要時,民眾應積極接受檢查與治療,才能避免危及健康。

【延伸閱讀】

 控糖模範生3關鍵 奇蹟醫師教你遠離心腎糖併發症

高雄肺阻塞超過11萬人 醫籲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為因應疫情,加強照顧弱勢,行政院核定「防疫期間關懷弱勢加發生活補助計畫」,只要民眾符合資格,4月至6月期間,每人每月可領1,500元生活補助加發金,各縣市這幾天陸續撥發,經核定共有67萬人受惠。 衛生福利部指出,這項補助計畫加發對象為已經請領下列補助的民眾,將在4月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體重飆破120公斤的婦女,怎樣都瘦不下來,但因行動不便,已到需人攙扶地步,換了人工關節還是走不動,才痛下決心接受減重手術,術後3個月瘦了25公斤,終於可以行走自如,連防疫期間也不怠惰,持續在住家附近散步。減重後體態輕盈 就連血壓也跟著降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關懷基金會2019年至2020年1月間在北中南,針對國小3到6年級學生舉辦600場營養講座。意外發現孩子吃營養午餐,不論動植物性蛋白質、蔬菜、全穀雜糧、蔬菜、水果,攝取份量都沒有到達標準,令人意外的是,59%學童動物性蛋白質攝取不足,70%豆類蛋白質攝取不足。 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