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酸、BCAA到底要不要吃? 運動營養品補充原則

肌酸 BCAA到底要不要吃? 運動營養品補充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運動的人,無論是想增肌或是減脂,都希望可以利用運動營養品或增補劑能夠幫助自己事半功倍,但是這些增補劑,例如:肌酸、咖啡因、丙胺酸、BCAA都不太便宜,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吃在刀口上」?營養師叮噹說,要先學會運動營養金字塔,基礎營養都攝取好,並且掌握好營養品的食用時機,才不會吃了等於沒吃!

運動營養基本盤 三餐營養均衡

想擁有好的體態、根根分明的肌肉、可以拿來洗衣服的腹肌,除了狂操猛練之外,運動營養的基本盤你做到了嗎?營養師叮噹說,最基本的飲食就是每天三餐,維持生活所需,是促進運動表現的基礎,要以天然食物為主,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全穀類、豆魚蛋肉類、蔬菜水果類、乳品類、堅果油脂類。天然的食物提供足夠的能源、維生素礦物質,幫助我們合成肌肉、促進生長及代謝、維持良好的荷爾蒙平衡。

乳清、能量棒 看對時間點補充事半功倍

基本營養都均衡之後,再來考慮營養品補充的時間點,訓練前、訓練中、訓練後的營養補充代表的意義不同,訓練前2-3小時攝取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提供身體擁有足夠的能量來對付稍後的運動;訓練中則補充水分或是含糖運動飲料,如果是比賽中有較長一點的間隔期,則可以使用能量飲、能量棒,短時間內幫助延緩疲勞;訓練後則是碳水化合物加上蛋白質,主要來幫助運動後能源的回補、肌肉修復以及疲勞恢復。

營養補充品多半以乳清、能量飲、能量棒來輔助基本飲食不足,或是短時間應急補充。營養師叮噹舉例,以想增加肌肉的健身族群來說,每天可能需要攝取到2-3g/kg的蛋白質,若都以吃肉為來源的話,不只會吃不下,還有可能會壓縮到攝取其他營養素的空間,這時就可以考慮使用乳清來補足吃不夠的蛋白質,而且運動後使用乳清,其吸收的效果優於其他肉類蛋白質

基本飲食沒做到 運動增補劑吃多無意義

前兩層都做到之後,最後再來補充運動增補劑才實際。營養師叮噹說明,目前具有強烈證據證明有效果的增補劑是HMB、肌酸、咖啡因、丙胺酸及等,主要用來幫助長肌肉及促進運動表現的,但皆非必需品,若沒有前兩層的支持,平時飲食不均衡,也沒有另外補充營養素的話,吃這些增補劑是沒用的!

另外BCAA證據等級相較薄弱,其實平日攝取的蛋白質中就有包含,非專項運動者不用特地另外補充。營養師叮噹提醒,想要提升運動表現前,記得先檢視飲食規劃,確認運動營養基本盤有無做到,營養補充的時間點有無補充到,最後才是再來考慮運動補給品。

【延伸閱讀】

小心致命炸彈-腦動脈瘤 頭痛警訊勿輕忽,定期篩檢降風險

男性蟲蟲危機致不孕 多管齊下最有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6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胃癌目前是全球癌症死亡排名第三及發生率排名第五的癌症,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估計到2040年之前,全球罹患胃癌的人口將持續增加,每年有77萬名胃癌可歸因於幽門桿菌感染,且醫學界已證實胃幽門螺旋桿菌是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原因!治療新發現 胃癌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人堅信深蹲時膝蓋絕不應該超過腳趾。我最近在密蘇里大學為物理治療系學生客座一堂課。我問了一個簡單問題:這裡有多少人認為深蹲時膝蓋絕對不能超過腳趾?每位學生都舉起他們的手。然後我接著說:「你們全都錯了。」沒有人確定這個迷思哪裡來的,但是這已經成為健身與醫學界的主流。這項指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紫斑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約1至12人,尤其小孩多發生在2到4歲,病程多為急性,出現紫斑機率大也較為嚴重, 屬於罕見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但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約有85%的病童能自動痊癒,反倒是成人,則多發生於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病程多為...

閱讀詳情 »

下腹痛止痛吃到失效… 摸到腫塊才知道罹癌了【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一名28歲的宋小姐,生活作息正常,某天開始連日下腹痛,止痛藥吃到失效,糞便潛血檢查卻無異樣,後來側身摸到腫塊才接受檢查,發現大腸、肝臟都有腫瘤,還轉移到腹膜多處。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建勳主治醫師表示,宋小姐當初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