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肚子痛、脹氣、解血便⋯竟是「腸阻塞」險裝人工肛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肚子痛 脹氣 解血便⋯竟是「腸阻塞」險裝人工肛門腸道
就像人體內最重要的水管,正常應該保持通暢、自行蠕動功能,一旦被異物卡住造成腸阻塞,可能出現排便不順甚至無法排便、腹痛、嘔吐等,嚴重恐導致腸壞死、穿孔,危及生命!

血便、腹絞痛 驚腫瘤合併腸阻塞
62歲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服用診所開立之藥物症狀卻未見改善,疼痛不適感嚴重影響生活,最後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等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建華指出,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透過腹部X光看到患者腸腔內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最後發現是因大腸腫瘤堵塞腸腔,才導致腸道鼓脹、阻塞,且考量患者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腫瘤切除手術,遂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2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

傳統腸阻塞手術需裝人工肛門效果差
陳建華解釋,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

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臨床多半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2週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病患也得經歷2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

大腸裝支架 立即改善排氣排便
陳建華說明,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使腸道恢復通暢,術後當日就可開始排氣、排便,解決腹脹及積便問題。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以大腸支架放置撐開阻塞腸道,解決腹脹及積便問題。
陳建華提醒,由於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應謹慎預防。呼籲民眾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仍在擴大,最新連供華航機組員休息及檢疫的諾富特飯店也淪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下午一口氣公布又新增2例本土及1例調查中的確定病例,本土病例中,1人正是諾富特飯店員工(案1120),偶爾幫忙機組員購買物品或送備品。 諷刺的是,指揮中心昨才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證實華航諾富特飯店1名房務中級主管確診,且病情危重,目前人在加護病房觀察診治中,陳時中更曝光今早為什麼要清空飯店的理由,原來已確診11名華航機師中就有6人可能跟飯店有關,加上該名染疫員工早在4月15日就進入可傳染期,「時間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兩頭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的新冠肺炎確定病例,除了華航相關的3例之外,另有2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分別自菲律賓(案1118)及墨西哥(案1119)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親自召開臨時疫情記者會,公布華航染疫風暴又新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止不住,不但有機師、機師家人陸續確診,最新連供機組員休息及檢疫的諾富特飯店也有房務主管重症送加護病房,讓「催打」疫苗的腳步不得不加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宣布,自5月3日起,開放醫護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