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連年蟬聯國人死因首位,隱藏在重要器官卻無聲生長的癌症一直是國人生命的重大威脅。衛福部近日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快轉16秒。醫師提醒,癌症因生長部位不同,早期發現的比例也有明顯差異。其中腎臟癌是無論肉眼或觸摸都不易發現,罹病後也沒有明顯症狀的癌症,約有3到4成患者檢查出腎癌時都已經是中晚期。 雖然較難早期發現,腎臟癌的治療卻有相對正面的進展,較之從前已可讓病患存活率大幅增加。健保署也在去年底通過給付治療腎癌的新一代標靶藥物,讓患者每月能省下10多萬醫藥費,同時專門治療腎癌的醫師也多了一項武器幫助病患對抗癌症。 肚子痛凸一塊竟藏20公分腫瘤 先手術再標靶穩定控制 一名50多歲男性因肚子痛、食慾不振等問題就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任黃志平醫師回憶起當時患者將衣服拉起來,看到病患左側肚子微凸,認為患者左邊的腎臟可能有腫瘤正在生長,在經過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後,果然發現一個20公分的巨大腎臟腫瘤,切片後確診是腎細胞癌。 一開始病患接受第一線藥物治療,持續用藥一個月後症狀無明顯改善,肚子痛和吃不下飯的現象並未消除,黃志平醫師便馬上追蹤腫瘤影像,發現這個腫瘤非常難纏,需要更新的藥物才能控制腫瘤生長,延緩其進展。幸好近年在晚期腎癌的治療領域中,有新一代的腎癌標靶藥物出現,剛好能讓這位患者延續抗癌治療。 黃志平醫師分享,常會有病患詢問:「罹患癌症一定要開刀嗎?」病患在罹癌後會覺得自己無時無刻和腫瘤生活在一起,心情就像抱著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樣;一旦腫瘤拿掉,心理壓力就會減小,免疫力也會相對提升,對整體病情會有好處。因此,以前述這位腎癌病患為例,黃志平醫師說明:「病患50多歲,還算年輕,我們建議他先把腫瘤移除,透過新的標靶藥物治療,病情也順利獲得控制。後來病患持續回到門診追蹤,好幾個月腫瘤也沒有在其他地方復發。」 (黃志平醫師提醒,腎癌已經更有效的治療,晚期病人應積極與醫師溝通用藥選擇,可獲得更好生活品質) 精準打擊癌細胞 新一代腎癌標靶治療助弱勢病人獲希望 黃志平醫師指出:「新一代腎癌標靶藥比傳統藥物更強大,接續使用依然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根據臨床研究,新一代腎癌標靶藥物有效延長無疾病存活期和整體存活期,疾病控制率也提昇許多,各項數據顯示新一代腎癌標靶藥物能更有效而且精準地打擊癌細胞,讓患者生活與一般人沒有太大差異。 除了有效打擊癌細胞外,健保快速將新藥納入給付也讓許多經濟弱勢的病患,重拾希望。黃志平醫師更進一步指出:「許多晚期腎癌病人因為經濟能力缺乏,如果沒有健保給付,就乾脆選擇放棄治療。」自從新一代腎癌標靶藥物被納入健保給付後,許多病患總算能負擔醫療費用,不再消極以對,也慢慢找回健康和昔日的生活品質。 前線治療失敗不等於末日 醫師籲理性評估治療順序 對許多罹癌的患者而言,癌症不僅使他們身體受苦,心情也大受打擊,進而影響日常生活。黃志平醫師希望患者對治療保有信心,就算前線治療失敗,也不用覺得世界末日來臨,現在健保給付腎癌藥物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不需要自我放棄。曾經有病人因得知可以使用新型腎癌標靶藥物,心情明顯好轉,之後也遵循醫囑並有家庭的支持,病情總算愈趨穩定。 治療晚期腎癌不僅需要醫護團隊專業分工,也需有良好醫病溝通,目前對抗癌症的藥物琳瑯滿目,不同藥品各有優缺點;黃志平醫師強調患者一定要和醫生積極溝通,了解各種治療選項的差異,並尋求親朋好友的心理支持,才能對病情產生正面影響。 隨著醫療科技與時俱進,晚期腎癌整體治療成效相較於以往已不可同日而語,病患積極與醫生了解用藥選擇,理性評估治療順序,必定能控制病情,奪回人生的主控權。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十大死因癌症蟬連39年榜首 癌症時鐘慢3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衛福部公布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11年來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及死亡率負成長,癌症已連續第39年高居國人死因榜首,共奪走5萬161人,比前一年略減,每10分30秒有1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死亡時鐘慢了3秒;肺炎死亡率降近1成,顯見防疫有成。 2020年國人死亡人數...
閱讀詳情 »吃下肚不好…台北市抽驗驚見防腐劑麵線! 黑糖饅頭還違規加甜精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麵食愛好者注意了!台北市衛生局今(21)日公布最新市售麵製品抽驗結果,一口氣發現有2件不合格,不但有「壽麵線」檢出違規添加防腐劑苯甲酸;還有「黑糖饅頭」的甜味根本就是加了饅頭不能加的「甜精」人工調味劑,衛生局已令販售場所下架違規產品。 台北市衛生局此次抽驗地點包括北市...
閱讀詳情 »收治全國11 重症的亞東醫院全面大清消! 7月起恢復周六門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一波疫情雙北是重災區,光是亞東醫院一家醫院,就收治達全國11%的重症患者,自5月疫情爆發開始至今已過一個多月,在每日確診人數逐漸下降後,陸軍第六軍團33化學兵群今(21)日上午就進駐到亞東醫院進行加護病房與急診戶外區的清消,而亞東醫院也將於7月份起恢復周六門診。 陸...
閱讀詳情 »確診者被建議及早「插管」別驚慌! 他高齡90歲插管3天就康復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又急又凶,從5月爆發以來,僅一個多月就已奪命超過500人,而當肺炎病患呼吸衰竭或有「隱形缺氧」的特殊徵兆時,醫護人員就會建議及早插管,但不少人聽到插管就心生畏懼,恐導致延誤治療,醫師就強調,插管不是沒有希望!及早插管多可爭取時間讓藥物發揮作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