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肛門痔瘡脫垂 嚴重恐得手術切除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6歲女性,20年前生產過後,就常感到肛門不適,甚至嚴重時還會感到腫痛,甚至出血,一開始以為是生產所造成,自行買藥膏塗抹,直到某次旅遊,好幾天沒有排便,回家後不但解便困難,更發現肛門周圍出現大小不等的腫塊,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第四度痔瘡所導致。

這名患者不但是第四度痔瘡,也合併痔瘡組織脫垂及血栓,因無法復位,醫師採以手術治療;彰化秀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安仁指出,其實患者若能早點接受治療,且配合排便習慣,甚至也接受痔瘡結紮治療等,就能減緩症狀,不需要接受緊急手術的必要。

醫師林安仁進一步說明,出現解便後流血的現象,就是痔瘡常見的症狀,而第二常見的則為痔瘡脫垂,患者通常在解便後,肛門會感到異物感,雖休息一下後感覺會消失,但嚴重時恐需用手把異物推出。

其實痔瘡並非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因此演變為癌症,因此若能及早發現,就應及早受治療;林安仁提醒,主要是因肛門不適的症狀較多樣化,若能及早接受治療,對症下藥,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就能避免延誤病情,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5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位糖尿病病患使用胰島素注射來控制病情,經過了六個月左右的治療,同時改正飲食習慣,也配合規律地運動,該做的都做了,血糖卻遲遲無法下降至標準範圍內,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事實上,糖尿病的原因相當複雜,一定要選擇適合的療法對症下藥,才能夠有效控制血糖。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杜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常見於老年人因骨鬆發生的手腕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方式不再像過去單純包著厚重石膏,不僅治療時間長,還必須承受長時間石膏固定引起腕關節僵硬等併發症的風險;近年來「鎖定式鋼板」的治療趨勢,能縮短這類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恢復期,更提昇治癒力。許多老年人跌倒時以手掌支撐地,造成手腕橈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已蟬連三十年排名第一,而且也經常發現有高齡八、九十歲的老人家罹癌;在臨床上,就有一名家住彰化的九旬老嫗,因罹患罕見「總膽管癌」,導致出現腹痛與黃疸症狀,經由到署立彰化醫院以金屬支架疏通膽道後,目前不適症狀已獲改善。署立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大陸H7N9疫情繼續延燒,國內防疫準備持續進行,不過,國光生技突然發出聲明稿,不滿衛生署邀請另一家基亞生技參加疫苗會議,因此,拒絕出席。對此,衛生署相當低調,只說,將與國、內外業者持續交流,交換意見。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指出,國光生技以國人健康為前提,不出席會議並不代表不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