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功能指數正常是假象? B型肝炎還要綜觀其他指標才可靠

肝功能指數正常是假象? B型肝炎還要綜觀其他指標才可靠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慢性病患為避免到院,擅自取消回診計劃,但是對慢性肝炎患者來說萬萬不可,因為自行停藥將提升病毒復發風險,容易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歷程,後果難以挽回。

台灣B肝患者人數達220萬! 數十萬人不自知帶原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醫師指出,台灣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預估有220萬人,其中30至40萬人是尚未發病、未出現病徵的B肝帶原者,雖然肝功能指數正常,但肝臟仍可能處於受病毒侵襲的慢性發炎,未來可能惡化成肝纖維化、肝硬化。

基本健檢中,會包含肝功能指數ALT及AST,多數情況下醫師會依據指數高低判斷肝臟健康。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醫師指出,肝功能指數正常不代表沒有感染到慢性肝炎病毒,也不代表沒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只做肝功能檢查恐忽略大問題! 30歲以上民眾應監測B肝病毒量

林漢傑醫師表示,雖然1986年起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新生兒B肝感染率降到少於1%,但35歲以上族群仍有許多B肝帶原者,建議30歲以上民眾除了肝功能指數檢查外,也該做B肝病毒量、肝臟超音波等檢查。

C型肝炎能在3個月的療程根治,但B肝治療以抑制病毒複製為主,尚不能根除。台大醫院內科部蘇東弘主治醫師分享,B肝治療過程中,會定期為病患檢測病毒量,確保治療是否出現抗藥性,9成以上病情控制良好。

B肝治療停藥仍需追蹤 因為停藥一年復發率竟最高達7成

然而目前健保給付規範一次療程僅有3年,就算3年內病毒控制良好,但許多患者因經濟考量會選擇停藥,研究發現,B肝停藥一年的患者病毒復發率高達6至7成,其中約5%會有肝功能指數標高、出現黃疸等威脅生命的嚴重復發情況。蘇東弘醫師建議,民眾停藥期間仍要穩定回診,請專業醫師協助監測病毒量以早期發現復發。

目前治療慢性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十分有效,B肝用藥半年後就能將病毒量控制在機器可測量範圍以下。高嘉宏醫師特別提醒,病情穩定或完成治療後,除了定期回診了解肝臟狀態,更要每年進行肝癌篩檢。

「全民回肝計劃」持續進行中 符合條件即可免費B肝檢測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今年也持續推動「全民回肝計劃」,30歲以上未受B肝病毒治療、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B肝帶原者,以及三個月內肝功能指數(ALT)大於 80U/L者,即可免費參加B肝病毒量檢測。

【延伸閱讀】北榮推「醫病共享決策樹」 乳癌治療不再充滿未知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是否臉色蒼白、看起來總是很累、皮膚顏色暗沉蠟黃、沒有彈性等困擾呢? 愛美的女性追求自然紅潤的好氣色,以及打造素顏也像有化妝的完美膚質,或許你沒注意到,身體的狀況時常會反映在臉上。想擁有自然的好膚質嗎?那就別再塗塗抹抹了,提供以下 7 種美顏食物,讓你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好氣色。   1) ...

閱讀詳情 »

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是常見的睡眠疾病,患者很難一覺到天亮,長久下來,會影響身體健康,造成患者智力減退、個性改變、性無能、晨間頭痛、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肺高血壓、肺心症等,最近研究還發現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較容易有聽力損失的問題。 阿伯尼醫學中心喬普拉(Amit Chopra...

閱讀詳情 »

你可能聽說過牙周病會引發心臟病,雖然之前還沒有確切的因果關係,但現在有較明確的證明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會引起牙齦疾病的細菌,會隨著血管散佈到重要器官,到了心臟後就讓膽固醇升高與助長發炎,這些都是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 牙齦疾病會導致心臟病,已經是醫界普遍的看法,一般認為口腔細菌會透過牙周病等牙齦疾病...

閱讀詳情 »

夜食症候群(Night Eating Syndrome)是一種飲食失調症,有此症狀的人會在半夜裡醒來,要進食才能再度睡著,長期下來因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容易有肥胖問題。過往醫師常將此症狀歸咎於壓力大、情緒不穩定與焦慮不安,但最近研究發現,此症狀與基因有關。 美國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