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功能指數正常是假象? B型肝炎還要綜觀其他指標才可靠

肝功能指數正常是假象? B型肝炎還要綜觀其他指標才可靠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慢性病患為避免到院,擅自取消回診計劃,但是對慢性肝炎患者來說萬萬不可,因為自行停藥將提升病毒復發風險,容易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歷程,後果難以挽回。

台灣B肝患者人數達220萬! 數十萬人不自知帶原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醫師指出,台灣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預估有220萬人,其中30至40萬人是尚未發病、未出現病徵的B肝帶原者,雖然肝功能指數正常,但肝臟仍可能處於受病毒侵襲的慢性發炎,未來可能惡化成肝纖維化、肝硬化。

基本健檢中,會包含肝功能指數ALT及AST,多數情況下醫師會依據指數高低判斷肝臟健康。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醫師指出,肝功能指數正常不代表沒有感染到慢性肝炎病毒,也不代表沒有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只做肝功能檢查恐忽略大問題! 30歲以上民眾應監測B肝病毒量

林漢傑醫師表示,雖然1986年起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新生兒B肝感染率降到少於1%,但35歲以上族群仍有許多B肝帶原者,建議30歲以上民眾除了肝功能指數檢查外,也該做B肝病毒量、肝臟超音波等檢查。

C型肝炎能在3個月的療程根治,但B肝治療以抑制病毒複製為主,尚不能根除。台大醫院內科部蘇東弘主治醫師分享,B肝治療過程中,會定期為病患檢測病毒量,確保治療是否出現抗藥性,9成以上病情控制良好。

B肝治療停藥仍需追蹤 因為停藥一年復發率竟最高達7成

然而目前健保給付規範一次療程僅有3年,就算3年內病毒控制良好,但許多患者因經濟考量會選擇停藥,研究發現,B肝停藥一年的患者病毒復發率高達6至7成,其中約5%會有肝功能指數標高、出現黃疸等威脅生命的嚴重復發情況。蘇東弘醫師建議,民眾停藥期間仍要穩定回診,請專業醫師協助監測病毒量以早期發現復發。

目前治療慢性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十分有效,B肝用藥半年後就能將病毒量控制在機器可測量範圍以下。高嘉宏醫師特別提醒,病情穩定或完成治療後,除了定期回診了解肝臟狀態,更要每年進行肝癌篩檢。

「全民回肝計劃」持續進行中 符合條件即可免費B肝檢測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今年也持續推動「全民回肝計劃」,30歲以上未受B肝病毒治療、表面抗原(HBsAg)陽性的B肝帶原者,以及三個月內肝功能指數(ALT)大於 80U/L者,即可免費參加B肝病毒量檢測。

【延伸閱讀】北榮推「醫病共享決策樹」 乳癌治療不再充滿未知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目前醫學仍無法徹底根治乾癬,不過,治療乾癬的方式推陳出新,患者積極且正確接受治療,已能延長復發時間,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皮膚科醫師指出,除了傳統的藥物控制外,透過煤焦油泡澡及光照療法,能讓患部止癢、消炎,以及抑制細菌的效果加倍。萬芳醫院皮膚科暨雷射美容中心兼任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疝氣多發生在小孩、老人身上,小孩主要是因先天性缺陷,老人則多因後天從事粗重勞動工作有關,腹部壓力增加所造成;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王致丞指出,尤其罹患疝氣機率又以男性多於女性,通常很容易自我察覺,當躺下時就會感覺到腹部或腹股溝的疝氣隆起,活動時症狀更為明顯。包括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日來台灣污染事件層出不窮,包含日月光高雄廠、花蓮中華紙漿等,都因疑似違法排放工業廢水遭舉報,而這些汙染物最終都將流入大海,並藉由食物鏈回到人體內。為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及「我徒步!邀大家一起守護海洋」行動者黃俊男公布今年評選完的台灣最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眼睛下方處如有像蠶寶寶橫躺一般的帶狀隆起,是許多相當羨慕的「臥蠶」,不但會讓眼睛看起來更深邃迷人,且有放大眼睛的效果;在東方傳統的面相學中,更代表異性緣佳、旺夫,還是美女的象徵。台北榮總研究發現,最佳臥蠶眼睛比例為0.39和0.41間,太大的臥蠶反而容易顯得老態。北榮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