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癌致死率高 護「肝」追蹤篩檢要趁早

肝癌致死率高 護「肝」追蹤篩檢要趁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的陳經理,從小為B肝帶原者,卻無定期追蹤檢查,近年來事業攀上高峰,不料一年多前竟時常疲累、食慾降低、體重也突然下降,肚子甚至逐漸腫大,就醫檢查後發現肝功能指數已達400以上,還出現黃疸、腹水等症狀,腫瘤直徑約8公分,由於患者狀況極為嚴重且肝臟功能不佳無法進行開刀,醫師建議立即住院治療,不過因患者太晚接受治療,一個半月後病情急速惡化,最終不幸往生。

肝癌及早發現 預後效果佳

高雄劉光雄醫院肝膽胃腸科謝嘉豐醫師表示,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機率,大約是非帶原者的5-100倍,尤其是40歲以上男性、有肝癌家族病史等高危險群帶原者,應每6至12個月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查、腹部超音波及甲型胎兒蛋白檢查,降低肝硬化以及肝癌發生風險。

謝嘉豐醫師進一步指出,現今醫療品質改善,肝癌已有機會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可大幅縮短復原期,醫師也強調肝癌復發率高,需定期進行追蹤篩檢。臨床上曾收治一名85歲的奶奶,17年前因健康檢查發現肝癌,腫瘤切除後雖每半年回診追蹤,肝癌細胞還是復發15次以上,所幸發現得早,小腫瘤皆沒有轉移,還能時常遊山玩水,享受退休後的生活;因此謝醫師提醒,肝癌細胞復發沒有徵兆,患者術後應遵循醫囑到院檢查。

肝炎不再無藥可醫 個人化醫療效果大幅提升

謝嘉豐醫師補充,過去慢性肝炎使用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容易發生白血球、紅血素、血小板下降,以及疲倦、皮膚癢或感冒症狀等許多副作用,目前已有口服抗病毒藥物,有效減少病毒在體內複製,治療也朝向個人化醫療模式,判斷患者年齡、身體狀況、肝纖維化程度、肝功能狀況,做出最佳治療用藥組合。

最後謝嘉豐醫師呼籲民眾,平時應注意生活作息、適當紓解壓力、飲食要均衡、少吃燒烤油炸食物,並搭配規律運動及定期健康檢查,以維持良好健康狀態。若有任何不適症狀,應至醫院接受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16歲女學生,媽媽從小在飲食上就會有所要求,強迫進食不愛的食物,平時家人關係親密,但到用餐時間氣氛就開始緊繃。3年前父親因意外突然離世,被媽媽帶出國就讀寄宿學校。1年前周末返家時,開始表達不想吃之前愛吃的蛋糕、甜點,陸續出現異常愛哭、便秘、停經的情況,詳細了解才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亞洲最大的「醫療科技展」現正於南港展覽館盛大展出(12/03至12/06)。醫療長照專業立委張育美表示,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曾記述,台灣醫療品質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CEOWORLD》雜誌在2019年針對全球89個國家的「醫療保健指數」進行排名,台灣位居世界第一。天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盛大開幕,總統蔡英文致詞時提到,結合資訊科技與生技產業,讓台灣更有能量發出光芒,現場橫跨醫療、電子資通訊、科技、生技製藥、醫材,有500個參展單位機構,1,580個參展攤位,各種能量衝出突破。 總統蔡英文在開幕儀式致詞時提到,台灣必須持續擴大健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法國籍男性持有台灣居留證,因工作前往美國,遭毒蜘蛛咬傷2度在當地醫院求助,很有可能在高風險環境下,感染新冠病毒。11月底入境台灣居家檢疫,因有居留證當時不需有核酸陰性報告就能入境,居家檢疫因咬傷就醫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第689例新冠患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