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肝腫瘤3cm以下可根除 超音波檢查多久一次最保險!肝病權威揭秘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護肝」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查這個動作,千萬不能少!65歲的簡先生,儘管沒有B、C型肝炎,卻有中度脂肪肝,因此一向乖乖定期做腹部超音波追蹤,前年做完超音波之後,醫師發現有可疑病灶,轉診至台大醫院診斷確認有4公分的膽管癌,而事前毫無症狀。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便提醒,年滿40歲以上每年都應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11)日便宣布啟動保肝抽血篩檢及腹超起跑活動,首先關注最需要被照顧的辛苦勞工朋友,提供100多名年滿40歲以上的身障、環保清潔員、運將、保全等,免費檢查。

台灣肝病權威、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避免肝癌奪命,就得在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先找到它。在台灣,肝癌有一群很明確的高風險族群,即是肝臟慢性發炎者,包括B、C肝患者。就算是沒有發病的B肝健康帶原者,罹癌機率也較正常人高4倍。

許金川說,1986年台灣新生兒尚未全面推動施打B肝疫苗前,多數台灣人不是B肝帶原者,就是帶有B肝抗體,代表肝臟都曾經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過,可能肝臟會受到損傷。目前台灣B肝、C肝帶原者至少200萬人,肝臟長年受病毒影響,難免會發生慢性發炎,因而產生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進一步發生肝癌,唯有定期追蹤,超音波及抽血雙管齊下,才能完整守護肝臟健康。

肝基會即起啟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十年計畫」,希望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肝腫瘤。呼籲除了B、C肝帶原民眾每半年1次的腹部超音波檢查之外;年滿40歲以上的民眾,不管有沒有B、C肝帶原,每年都應該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癌發展通常是漸進式的。許金川點出,肝腫瘤體積倍增時間的中位數是112天,最快也要29天;換算成直徑,大概是從1公分變成1.3公分,也就是說,肝腫瘤平均長大1倍的時間大約4個月。據此評估,肝硬化的人每3到六個月,沒有肝硬化的人6到12個月追蹤1次就可以,按此追蹤頻率,就算發現肝癌,腫瘤通常不會超過3公分,都還可以做根除治療。

肝基會強調,肝臟是否健康?不能靠感覺,而要靠抽血檢查加腹部超音波,目前肝癌篩檢能透過血液腫瘤標記「甲型胎兒蛋白」,但直徑3公分以下的腫瘤有3分之1數值不會升高,所以還是要搭配肝臟超音波,至少1年做1次。

照片來源:肝基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睡到一半吸不到氣驚醒? 這種損心傷腦「恐怖病」恐已悄悄上身

越年輕越鐵齒!衛福部調查:5成腎病人不顧三高 難怪走上洗腎之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你在觀看電視的時候,是否會特別注意電視上主持人或嘉賓的狀況呢?31歲的護士芮恩(Ryan Read)某天只是跟平常一樣切換著電視台,但當她轉到喜歡的主持節目後,竟然透過電視發現她喜歡的主持人脖子上有異狀,而這件事最後還拯救了他的性命!   ▼芮恩原本只是無聊切換著電視台,後來她轉到HGTV...

閱讀詳情 »

對於癌症,相信任何人都一種莫名的恐懼,彷彿嗅到了死亡的味道。而對於即將舉行婚禮的澳大利亞母親喬治婭‧布朗而言, 在得知了父親得了結腸癌的消息以後,整個心都被悲傷所佔據。因為父親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翻拍baidu示意圖非本人 所以在準備婚禮的同事,喬治婭‧布朗得父親還是到醫院進行了相應的痛苦的化療治療...

閱讀詳情 »

開設facebook專頁分享抗癌5年經歷的24歲鄭凱尹Constance,原定15日與男友Nicholas交換戒指,未料14日因病情惡化逝世。 (圖片翻攝自:http://toments.com/33640/ 照片右側的漂亮姑娘叫鄭凱尹,來自中國香港,患癌5年,9月病情惡化,突然腹痛、發燒,緊急入院...

閱讀詳情 »

長壽幾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百歲以上的老人有一種共同的基因突變,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有助於找到減緩人類老化的方法。 想健康長壽,可別忽視身體的一些細微變化。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近日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