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膿瘍久治不癒 當心潛藏肝內管癌

肝膿瘍久治不癒 當心潛藏肝內管癌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男子因6公分大肝膿瘍就醫治療,卻在拔除引流管後出現發燒、寒顫情形,轉往其他醫院急診,檢查發現是肝內管癌。醫師提醒,肝膿瘍久治不癒,須注意其他潛藏病因。


危險因子包含食用未煮熟淡水魚、BC型肝炎帶原


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65歲許姓患者本身有糖尿病、BC型肝炎帶原與肝內管結石,2個月前因出現肝膿瘍至他院治療,仍無法痊癒,且拔除引流管後還出現發燒、寒顫情形,被緊急送到院內急診,經核磁共振與超音波掃描發現,除原本右下葉的肝膿瘍外,左葉也有一顆約2.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後,確診為肝內管癌。

林裕鈞指出,肝內管癌的危險因子包含: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而感染中華肝吸蟲、肝內管結石、長期暴露於聚氯乙烯和戴奧辛等環境毒素中、BC型肝炎帶原、肝硬化、糖尿病、肥胖、抽菸酗酒、慢性膽管炎等,若有患者像許男一樣,肝膿瘍治療4周以上仍無法痊癒,建議抽血檢驗腫瘤指數、接受大腸鏡檢查、安排進階影像掃描,並視情況進行肝切片病理化驗,研判有無潛藏其他病因。

復發率高 如有結石可預防性切除部分肝葉

肝內管癌主要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術後復發率高,醫師建議,民眾若是屬於危險族群,應定期追蹤檢查,如果有肝內管結石,可與醫師討論接受膽管鏡取石或預防性的部分肝葉切除,以防肝內管癌的發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B肝口服藥不能停! 壯年男逕自停藥靠換肝保命

腹瀉、喘咳、胃潰瘍 神經內分泌腫瘤千變萬化 平均5-7年才確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案500),因工作於今(2020)年9月13日入境台灣。入境無症狀 菲籍女檢疫確診指揮中心表示,個案9月13日入境時無症狀,由機場檢疫人員安排採檢後,前往檢疫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53歲田姓中小企業老闆,近幾年常腹瀉卻不以為意,直到腹瀉合併黏液和血液,才趕緊安排大腸鏡檢查,另1名45歲徐姓家庭主婦,更是每天腹瀉高達20次,2人都以為是壓力過大導致腸躁症,但最後卻都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所幸透過藥物治療、培養良好習慣,終能與疾病和平共處,也降低日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而在108年死因統計中,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國民健康署呼籲長者及家屬,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1名16歲楊姓少年,突然出現上腹部絞痛、呼吸困難、噁心與拉肚子的症狀,從凌晨開始就嘔吐超過5次,由家人帶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就醫,進行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等相關檢查後,醫師研判為十二指腸腸阻塞,收住院並會診小兒外科郭敏勇主任,確診個案罹患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 因個案的十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