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臟也可3D列印! 未來不需苦等器捐

肝臟也可3D列印! 未來不需苦等器捐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洗腎患者最擔心的問題不外乎是,在進行血液透析(洗腎)時遭到細菌感染,未來若3D列印技術更上一層樓,可以印製血管就可避免此問題!日前日本大學與民間企業的產學合作,以「皮膚」做為3D列印原料,印製出「人體動脈血管」,而且只需10天,即可列印出2到3公厘的動脈血管,還可使用在人體透析(洗腎)及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移植。

日本佐賀大學醫學部研究人員表示,由於目前醫界對於洗腎病患,多使用樹脂人工血管,在進行血液透析時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將來使用3D列印動脈,由於是以患者細胞製成,更能調整自身免疫力,減少感染機率。此項技術預計初步使用在血液透析治療,若是成效良好,可將技術擴大到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等方面。

繼美國哈佛大學陳俊龍教授研發出齒科3D技術後,加州的生技公司團隊已成功研發利用3D列印,印出「肝臟組織」。對此,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院陳俊龍博士表示,目前雖無法印出可正常運作的肝臟,但可列印出肝臟組織,已是非常卓越的成果了,預計幾年之內3D列印組織將能應用於臨床治療,例如取代病人部分組織與器官,或是藉以刺激人體細胞再生,未來許多有肝臟功能疾病的患者,將不需苦等器官捐贈,利用此技術將可造福更多患者。

而陳俊龍博士說,3D列印被人稱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3D列印技術將會越來越純熟。以牙科為例,以往製作假牙冠,患者需先印齒模、試裝金屬內層、再加上醫師與技師往返運送齒模時間等,至少需耗時10天,但透過最新3D列印技術,患者早上至牙科用藍光數位取像機掃描牙齒,只要10分鐘,電腦軟體就可重組變成虛擬3D模型,並以機器製作、雕刻好假牙冠,患者晚上就可來裝,且色澤自然,適合需要做多顆假牙冠的患者,可說是省時又方便。而陳博士認為,3D列印技術將來會走向材料精製化、技術商品化、應用普及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30

相關推薦

忙碌了一天,洗個熱水澡告別疲憊,可謂是件愜意的事。可你知道嗎?洗澡並不只是清潔身體、放鬆身心的小事,其中還暗藏著許多養生祛病的小技巧。教大家科學洗澡,不僅能趕走身體的小毛病,還能“越洗越健康”。   飯前30分鐘洗 增強食慾 胃口不好、食慾不振的人可有意識地在飯前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年來,因溫室效應,氣候變化好大,經常忽冷忽熱讓人防不勝防,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因為天氣驟冷之下,而出現腦中風!醫師表示,日夜溫差大,會導致血管突然擴張縮小,造成腦出血的狀況發生,尤其小腦出血的死亡率高達7成;若未及時治療,恐半身不遂、腦死,甚至死亡,建議高危險族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咳咳咳!秋天一到,許多人明明沒有感冒,卻會覺得喉嚨乾乾癢癢的,老是想要乾咳幾聲,就算喝再多水,過了一段時間還是口乾舌燥!中醫師指出,秋天的空氣濕度變小,呼吸道容易乾燥,建議可適當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蜂蜜、百合、白木耳等。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秋令時節乾咳的患者特別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顯示,45歲到64歲更年期族群,發生三高的機率比35歲到44歲的女性多出2.6倍;對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對於已患有三高的族群,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或腎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更年期後女性要多注意。今年的世界更年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