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肢體異常腫大 恐是黏液纖維惡性肉瘤惹禍

肢體異常腫大 恐是黏液纖維惡性肉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黏液纖維惡性肉瘤好發於年長者,約為60至70歲,男女比例約為一比四,屬於罕見的軟組織惡性腫瘤,致病原因不明,恐和遺傳、環境以及免疫等因素相關;成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潘信誠指出,症狀多好發於四肢,患者起初並未感到任何異狀,直到數月後約可長到10公分的結節狀腫塊。

右大腿腫半年 竟是惡性腫瘤上身

臨床上,1名88歲男性患者,1個月來左手臂腫脹不已,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肌肉內長出一顆約8公分的腫塊,手術後病理報告確診為第二期高度惡性黏液纖維肉瘤,另一名69歲女性患者則是右大腿腫脹近半年,就醫檢查後發現大腿肌肉內有一顆約15公分的腫瘤,術後高度惡性黏液纖維肉瘤,這兩名患者後續接受6至7週的放射線治療,經就診追蹤後一年半已無復發跡象。

治療以手術切除 再輔以放射線治療

治療黏液纖維惡性肉瘤,以手術切除為主,並且盡可能保存患者肢體完整、提高存活率和減少局部復發的機率;潘信誠醫師說,但若僅切除腫瘤,在病理組織切片下未有安全範圍,就可能再次復發,但若達到安全範圍,往往又犧牲正常組織影響日後肢體功能,因此,除了低度第一期腫瘤外,術後患者仍須輔以放射線治療,控制局部復發機率。

肢體出現腫脹 應就醫檢查較安全

美國癌症協會統計,第一和二期約有八成以上的5年存活率,第三期約5成,若以黏液纖維惡性肉瘤而言,平均5年存活率約6成,隨著年齡和腫瘤越大,相較就會降低存活率;潘信誠醫師呼籲,若有肢體腫脹等現象出現時,應提高警覺,除了考量是否因體內臟器發生問題導致外,也應考量是否有腫瘤可能性,必要時盡快尋求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9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起大學2人確診事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啟動全遠端教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1例新冠肺炎個案(第380例),是日前台師大無來源感染者室友,台師大特別出面說明,該校4月6日已採用遠距教學,學測第2階段也將採用全書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北市傳出酒店女工作者確診,讓各界回想起日前感染新冠肺炎,卻隱瞞病情到高雄金芭黎舞廳消費50多歲台商,1月23日住院至今仍未出院,總共78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該病患曾經2採檢陰性,但第3次採檢卻仍然弱陽性,目前無法確認他是否仍有傳染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8)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第379例),目前外界高度懷疑是1名酒店女工作者,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針對第379例職業說明,但也證實有酒店女工作者染病,也可能因為如此,指揮中心今(9)日馬上公告,列管8大行業場域、有男女陪侍的酒店與舞廳立即起「勒令無限期歇業」,簡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實名口罩新制今(9)日正式上路,口罩數量由成人口罩1周3片轉為2周9片,兒童口罩1周5片轉為2周10片,並且所有人都可選擇要買成人或者兒童,不受健保卡持有人年紀的限制,同時身分證字號辨識也取消,每天都可以是購買日,此外最重要的變革,是今日海外台灣人可以買口罩,但上午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