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肥胖 代表腸道益菌生態出問題?!

肥胖 代表腸道益菌生態出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許多民眾一天到晚在減肥,雖然有許多原因會造成體重暴增,但是會導致肥胖、體重過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則是和腸道菌生態出問題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當腸道菌生態失去平衡、失去多樣化,肥胖機率就會大幅增加;而且如果想減肥、對抗肥胖,只是依靠單獨一種腸道菌,並沒有幫助。

減肥靠單一菌種 效果很有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教授林文元表示,雖然有些研究顯示,腸道中的Akkermansiamuciniphila(簡稱AKK菌)、部分乳酸菌等,似乎對減重、對抗肥胖有幫助,但是有些腸道菌則與肥胖大有關係,還有一些菌種則屬於中性菌。

腸道菌多樣化 對健康很重要

林文元教授分析,腸道菌與能量代謝、脂肪儲存、代謝、身體發炎反應、腸腦系統循環等,都有關聯性。而每個人在出生時,腸道好菌生態也都不一樣,孕婦自然產與否、是否哺餵母乳、有無使用抗生素、飲食習慣等,也都會影響腸道菌生態。若想減少肥胖風險,就要想辦法在體內「重建生態系統」,讓腸道菌生態恢復最初、最健康狀態,且要盡量維持腸道菌「多樣化」,而這並非靠單一益生菌,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

腸道菌生態系統 包含益生菌生成物等多種元素

事實上,腸道菌生態系統包含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生成物等重要元素。目前已有一些研發團隊運用「共生發酵」、「菌種培養」等概念研發益生菌生成物等相關營養補充品,幫助重建腸道健康益生菌生態系統,增加腸道菌多樣性,益生菌定殖率也比較容易提升,且其中尚富含對人體有益的活性胜肽、異黃酮與乳酸等,能提昇消化道系統健康機制。林文元教授認為,腸道菌是透過多重機轉影響體重、身體健康,因此需要從整體腸道好菌生態著手,才能真正達到保健效果。

盡量避免服用抗生素 以保護腸道菌生態系統

林文元教授也提醒,民眾想維持腸道菌生態平衡,在非必要的情況下,最好盡量少服用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生態平衡受破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首批獲得“江蘇省名中醫”稱號的中醫; 行醫六十餘載,希望坐診到100歲; 婉拒下海做生意要求,一直坐門診, 他就是有“送子觀音”美譽的著名中醫婦科專家、南京市秦淮區中醫院名譽院長:胥受天教授! 胥受天教授年近9...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百度知道以及今日頭條,下同 紫菜降血糖最快最好 紫菜中含有豐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特別是其中所含有的紫菜多糖能夠幫助我們有效的降低空腹血糖,很適合血糖高的人和糖尿病患者用於降低血糖。 降糖吃法:紫菜肉末羹是一款很適合血糖高的人的食譜,做法:先將10克紫菜洗...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今日頭條,下同 痛經是我接診最多的婦科病。有報導顯示1/3以上的乳腺增生是由痛經引起,半數以上的子宮炎症與痛經有關,不孕症中伴有痛經者占56%,並發現痛經消除後即能懷孕,所以痛經如不及時治療可引發多種疾病。 我臨床常用當歸四逆湯加減治療痛經。《傷寒論》:“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父母都擔心寶貝發展遲緩,如何早期發現呢?小兒科醫師強調,學齡前兒童各種階段應出現不同的動作表現,如4個月前的寶寶就能揮動手腳,還可抓握玩具,6個月大有些孩子還能翻身了。 早產兒 發展遲緩機率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中豪表示,兒童的日常小動作反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