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肺腺癌治療新選擇化療合併免疫治療

肺腺癌治療新選擇化療合併免疫治療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肺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一名,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就醫時有將近65%為3B至第4期患者,晚期肺癌的治療目標以延長存活時間、提升生活品質為兩大重點。64歲的黃先生是個重度菸癮者,2019年確診為肺腺癌第4B期合併有腦轉移,經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治療,加上整合多科醫療,將他的肺腺癌成功從第4B期治療到1B期,現在黃先生身體內並無癌細胞,每次回診看起來精神奕奕,現已經回到職場工作,在良好的生活品質下陪伴家人。

肺腺癌治療新選擇化療合併免疫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暨癌症中心內科涂智彥主任說,針對黃先生第4B期肺腺癌,採取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而腦轉移病兆經過跨科討論,請神經外科醫師使用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經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治療在影像學上即觀察到肺腫瘤明顯縮小,且腦轉移病兆僅剩結痂。治療9個月後,經正子攝影檢查後,僅剩左肺肺癌病兆,跟黃先生討論後,採取較積極治療方式,請胸腔外科醫師將其左肺肺癌病兆2020年7月用胸腔鏡手術切除,切下的肺癌分期為1B期。

肺腺癌治療新選擇化療合併免疫治療

【無基因突變肺腺癌 免疫治療現曙光】

涂智彥主任表示,晚期的治療目標以延長存活時間、提升生活品質為兩大重點。涂智彥主任表示,無致癌基因突變(例如:EGFR、ALK、ROS1、BRAF200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過去只能選擇化療,面臨的瓶頸是第一線治療失敗後,第二線接續化療只能延長4-6個月。所幸,目前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癌症免疫治療之一的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為這群肺癌患者帶來治療新曙光。

肺腺癌治療新選擇化療合併免疫治療

【合併化療及免疫治療 第一線治療新選擇】

涂智彥主任分析,以中國附醫的就醫比例而言,無致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近3成,因化療的高副作用包含嘔吐、掉髮、疲倦,加上延長存活時間有限,導致部分患者放棄治療,現今研究發現,免疫抑制劑合併化學治療在一線治療,對無致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不僅可以增加治療的有效度,且4年存活率大約是化療的2倍,是兼顧療效與患者生活品質的第一線治療選擇。

肺腺癌治療新選擇化療合併免疫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指出,目前肺癌的治療是個多科整合,合併多科治療的時代,對於肺癌病患治療及延長病患生命,著實重要。目前中國附醫肺癌團隊,對於新診斷肺癌病患,或治療有疑慮的肺癌病患,均採多科整合,多科治療,幫病患找到較佳治療方式。

相關推薦

食道是連結口腔咽部與胃之間的管狀器官,為進食的主要通道;因此,當食道出現惡性腫瘤時,勢必會對患者飲食造成嚴重的影響。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表示,食道癌常見起源於食道黏膜層的癌病變,但依照癌細胞組成形態可再區分為兩種類型。  食道是管狀的器官,主要由黏膜層、肌肉層與結締組織層所構成,食道癌常見發...

閱讀詳情 »

中天綜合台每週日晚間9點播出益智綜藝節目《燃燒吧!大腦君》,明晚(23日)將播出第二集,主題為「傷心的人真的適合聽慢歌嗎?」節目邀請到星光幫成員盧學叡、凱希(早期藝名鴨子)及潘裕文擔任來賓,三人現場美聲合唱《因為我相信》,讓大腦軍團們直呼頭皮一陣酥麻,主持人Lulu也大讚好聽到「天靈蓋好癢」。 星光...

閱讀詳情 »

針眼是眼科很常見的問題之一,而坊間常聽到「偷看別人洗澡會長針眼」的說法其實是一句玩笑話,到底為什麼會長針眼呢?諾貝爾眼科張朝凱醫師表示,針眼其實是因為眼部皮脂腺阻塞加上細菌感染所致,只要對症治療約2至3天即可大幅改善。  人的上下眼瞼邊緣都有許多皮脂腺,當油脂分泌過多、代謝不順造成阻塞,就容易引起細...

閱讀詳情 »

年代新聞台談話性節目《聚焦2.0》,由主播高文音主持,近日邀請到久未在螢光幕出現的資深男藝人「薛子騛」(舊藝名:薛志正),現年54歲的他看似保養頗佳,殊不知從出道以來到十幾年前的一場大病,讓他明白健康養生的重要性,算是學到寶貴的教訓。 當年以模倣「宋楚魚」一角在政治模仿秀節目裡走紅的薛子騛,其實私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