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切半後解黑便、噁心想吐 當心是「殘胃癌」作祟

胃切半後解黑便 噁心想吐 當心是「殘胃癌」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4歲張伯伯40年前因消化道出血,接受手術切除一半的胃,最近卻出現解黑便、噁心等症狀,赴醫檢查發現之前手術的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切片證實為殘胃癌,恐有生命危險,所幸經手術將殘留的胃及腫瘤切除,並搭配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總算穩定下來,現正持續追蹤中。

內視鏡技術 有助精準切除病灶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江承源表示,過去由於內視鏡技術不普及,且消化道疾病經常無藥可醫,所以當面臨消化道出血的問題時,醫師通常會選擇手術切除,隨著30年來內視鏡技術發展,內視鏡同時具備檢查和手術的功能,以供切片檢查,也能取出體內的異物。

殘胃癌是胃癌 通常發生在胃部手術5年後

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指出,殘胃癌是胃癌的一種,是指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切除部分的胃達五年以上,由剩餘的胃發生的原發性癌症。據統計殘胃癌佔胃癌的1%~5%,好發於男性,平均發病年齡約65歲,而殘胃癌發生的時間,平均在胃部手術術後13~19年,根據研究,胃部手術術後20年以上,發生殘胃癌的機率更比一般人高6~7倍。

嗜吃煙燻、醃漬物 易使癌細胞生長

至於手術切除後剩下的胃,之所以會發生癌症,是因為胃部分切除或迷走神經切斷後,胃呈現低酸或無酸狀態,使得胃泌素分泌下降,導致保護胃部的黏液減少,胃黏膜會逐漸萎縮。

若加上患者術後常吃煙燻、醃漬類食物,硝酸鹽經腸胃內某些細菌還原成亞硝酸鹽,再與其他胺類形成硝酸胺、亞硝酸胺,有利於細菌在胃部繁殖,就會增加亞硝酸胺類的物質在胃部生成。

治療以根除性手術為主 盡早發現治癒率達5成

葉俊杰說明,殘胃癌的治療以根除性手術為主,術後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甚至使用標靶藥物,殘胃癌與多數胃癌類似,確診時多屬晚期,故預後不佳,當進展至第三期之後,五年存活率僅約14%,若能盡早發現病況,並接受根除性手術,通常治癒率可達50%。

【延伸閱讀】

乳癌復發想放棄治療,這原因令她回心轉意…

普渡供品全下肚 上班族宿便2公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0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68歲的林先生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而接受化療及電療進行膀胱保存,但仍多次復發,甚至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大的腫瘤,不僅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收治林先生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高雄報導】尿失禁是許多女性的困擾,可能稍微用點力、搬個重物,或甚至只是大笑、咳嗽、打噴嚏,尿液就在不知不覺中滲出。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女性中大約有170萬人有尿失禁困擾,但真正尋求專業醫師約只有2成,可見多數女性還是因為難以啟齒而不敢就醫。 小港醫院副院長龍震宇表示,生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打趴國外產品! 綠蜂膠特有好處不可不知蜂膠是許多人家中常見的保健食品,被譽為天然的抗生素,有助於抗氧化、殺菌消毒、調節體質,而台灣特有的綠蜂膠不同於紐澳、巴西等地,含有相當優質的異戊二烯類黃酮。   綠蜂膠研發專家、細胞生物學博士黃中洋指出,綠蜂膠裡的異戊二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乳癌為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 1 位,患者更普遍比歐美年輕,對外觀較在意,甚至不敢開刀延誤治療。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副院長、乳房暨整形外科醫師郭耀隆表示,乳癌手術越早治療越好,擔心外觀的患者,透過癌症整形手術概念,腫瘤切除和乳房重建、都可以同時進行,減少病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