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切除患者 罹癌機率比一般人高三倍

胃切除患者 罹癌機率比一般人高三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1名63歲男性,連續兩個星期腹部不斷疼痛,就醫檢查後,透過胃鏡檢查發現,患者的胃和腸子接觸部位有消化性潰瘍現象;苗栗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林宗賜指出,患者經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胃腺癌。

這名患者過去曾因消化性潰瘍接受胃切除手術治療,通常曾接受胃切除手術患者,罹患胃癌機率比一般人高出0.3%,死亡率更高出三倍;林宗賜說,因此若曾接受胃切除手術患者,若出現腹部疼痛,因接受胃鏡檢查追蹤,早期發現才能及早接受治療。

林宗賜進一步說明,在台灣,胃部疾病一直是擾人的疾病之一,患者常會感到飯前或空腹時腹部疼痛,或胃食道逆流而產生的不舒服等,尤其像是幽門螺旋桿菌、不良飲食或是部分胃切除等因素,都有可能成為胃癌的成因。

根據統計顯示,胃惡性腫瘤發生率每十萬人就有11.69人,且胃癌早期多無任何徵兆,發現症狀時都已是中、晚期,為時已晚;林宗賜提醒,若發現有腹痛、胃膨脹,或噁心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別讓小毛病衍生成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1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再傳新冠病毒變異!日前美國西岸加州出現新冠變異病毒,感染患者在台灣部立桃園醫院治療,傳染力比原始病毒強,導致院內群聚一度讓全台陷入恐慌,然而美國東岸又有病毒變異訊息,由變異點研判,類似南非與巴西變異株,擴散能力上升外,也可能讓疫苗保護力下降。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國內新增5名新冠境外移入,分別為第948例至第952例,都是菲律賓籍女性移工,年齡介於20至30歲,都在台灣第2次採檢確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曾感染入境或確診Ct值高人數會越來越多,目前研判傳染力極低,專家小組正在討論疫調是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說到會讓人視力模糊的白內障,普遍來說,患者為50歲以上居多,不過現在白內障逐漸年輕化,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有疾病。1名年約42歲男性日前因自覺視力驟降,到眼鏡行想重配1副眼鏡,但調整度數和原先度數差異太大,驗光師察覺不對勁,請他至眼科診所檢查,竟發現是白內障所引起,且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2月26日是元宵節,也表示農曆新年來到尾聲,按照民間習俗,要在這天吃「元宵」,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分享客家湯圓「低糖牛汶水」,運用零熱量的代糖來減少黑糖比例,再搭配堅果類,讓元宵佳節也能吃得輕鬆無負擔。 低糖牛汶水食譜 自己動手做 將糯米粉與冷水拌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