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部術後留意!「殘胃癌」風險高

胃部術後留意!「殘胃癌」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胃部術後患者 罹癌風險高47倍 

一名64歲李先生,十幾歲時,曾因胃出血接受「次全胃切除」手術,幾十年來也都並無大礙,沒想到去年中,突然排出大量黑便,緊急就醫輸血後,進一步檢查血診為胃癌二期;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指出,曾做過胃部手術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至7倍,為胃癌高危險族群,又稱為殘胃癌。 

微創手術切除全胃 減少術後恢復期

有研究指出,每十個曾接受過胃部手術的病患,就有一個曾罹患殘胃癌;余政展主任表示,治療上,過去殘胃癌手術都以傳統開腹方式,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目前能透過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全胃,只要有耐心慢慢分出沾黏,依舊能達到傳統手術廓清癌細胞的效果,且對患者術後恢復有相當大的幫助。

曾接受胃部手術者 應定期回診追蹤

余政展主任進一步說明,透過微創手術為此個案病患切除全胃,有效減少術後恢復的時間,但其實臨床上,許多開過胃部手術多年又罹患胃癌的病患仍不少,但多數病患因不以為意,未定期接受追蹤,導致部分病患發現時,都已是胃癌四期,大幅降低治療療效。

及早追蹤確診 提升存活治癒率

根據研究顯示,胃部開過刀的民眾,即使生活作息正常,且飲食清淡,罹癌的機率仍比一班人高,且時間越長,也增加風險;余政展主任呼籲,主要是因膽汁刺激、細菌問題等因素,埋下胃裡發生癌症的機會變高,因此若曾接受胃部手術的病患,應定期回診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提高存活率及治癒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傳說中,肌肉型小腿是最難瘦下來的類型。小腿大,通常被稱為“蘿蔔腿”,被評為最令人絕望的“瘦不下來”的身體部位!這種腿通常比較強結實,腿圍可能不是很粗,但是由於有明顯突出的肌肉,所以看起來不夠修長纖細。其實很多女生小腿硬並不是肌肉腿,是肌肉和脂肪混合,...

閱讀詳情 »

現在很多人得痛風,發作起來痛得冷汗直流,拖著腿也走不動。這種病不發作的時候人好好的,到醫院也查不出來什麼毛病,只是告訴你尿酸高點,其他沒事。 尿酸怎麼會高?醫生說是因為喝酒過多、吃了太多高蛋白食物。很多人聽了馬上控制飲食,可是不管怎麼忌口,該發作它還是痛。為什麼會從大腳趾頭開始痛,後期還會...

閱讀詳情 »

每人的膚質、體質都不同,美不能盲目追隨。但有些千古流傳下來的古方,卻可經受得住萬人考驗。   1、頭髮無光 將啤酒與陳醋按2:1混合,每日用毛巾吸濕再凃發一次,連用半月。   2、面部皺紋 鮮黃瓜汁半兩,加等量雞蛋清攪勻。每晚睡前洗完臉,塗抹面部皺紋處,次日清晨用溫水洗淨。連用...

閱讀詳情 »

大便的顏色的確可以顯示人的健康狀況,向人暗示一些值得留意的可能出現的具體問題。不要再為大便亂七八糟的顏色所困惑了,現在就來了解一些如果通過大便的顏色來判斷身體狀況。你可以通過解讀大便顏色來避免出現緊急的個人問題,得知什麼時候該去看醫生,前提是你得懂得如何判斷具體的顏色代表什麼具體的問題。 如何判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