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部術後留意!「殘胃癌」風險高

胃部術後留意!「殘胃癌」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胃部術後患者 罹癌風險高47倍 

一名64歲李先生,十幾歲時,曾因胃出血接受「次全胃切除」手術,幾十年來也都並無大礙,沒想到去年中,突然排出大量黑便,緊急就醫輸血後,進一步檢查血診為胃癌二期;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指出,曾做過胃部手術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至7倍,為胃癌高危險族群,又稱為殘胃癌。 

微創手術切除全胃 減少術後恢復期

有研究指出,每十個曾接受過胃部手術的病患,就有一個曾罹患殘胃癌;余政展主任表示,治療上,過去殘胃癌手術都以傳統開腹方式,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目前能透過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全胃,只要有耐心慢慢分出沾黏,依舊能達到傳統手術廓清癌細胞的效果,且對患者術後恢復有相當大的幫助。

曾接受胃部手術者 應定期回診追蹤

余政展主任進一步說明,透過微創手術為此個案病患切除全胃,有效減少術後恢復的時間,但其實臨床上,許多開過胃部手術多年又罹患胃癌的病患仍不少,但多數病患因不以為意,未定期接受追蹤,導致部分病患發現時,都已是胃癌四期,大幅降低治療療效。

及早追蹤確診 提升存活治癒率

根據研究顯示,胃部開過刀的民眾,即使生活作息正常,且飲食清淡,罹癌的機率仍比一班人高,且時間越長,也增加風險;余政展主任呼籲,主要是因膽汁刺激、細菌問題等因素,埋下胃裡發生癌症的機會變高,因此若曾接受胃部手術的病患,應定期回診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提高存活率及治癒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2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冬季,不僅天氣十分乾燥就連皮膚也跟著幹燥起來了,特別是女生們的小手,如果不注意保養,就有可能會脫皮哦。跟別人握手的時候總會有比較粗糙的感覺呢,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都感覺怪怪的哦。 手指脫皮?我相信不止我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呢,許多MM也曾經有過對不對呢。相信有過此類經驗的MM都不想再有了吧,如果剛不巧有...

閱讀詳情 »

水泡是由於摩擦而在皮膚表面形成的液囊。穿著太緊的鞋子到處走動後,你的腳可能會有水泡。一整天在庭院裡鏟土後,雙手也可能出現水泡。本文將告訴你如何在家自行治療水泡,並讓你瞭解何時應該求醫。     治療小水泡 清洗起水泡的部位。用溫肥皂水清洗水泡和周圍部位。確保雙手乾淨,因為水泡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25歲戴先生,這一年來受左肩疼痛所苦,身為運動員的他,因此無法進行排球運動。原本以為休息一段時間做復健就可以解決疼痛問題,但沒想到之後連手舉高到某個範圍時,就會出現疼痛及無力感;就醫與醫師商量後,決定接受微創肩關節鏡肩盂唇及肩關節囊修補手術,術後一個月雙手就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近日一位失智老人,因在桃園迷路多日,最後不幸凍死街頭,新聞引發社會大眾關注。根據警政署統計,近3年每年平均失蹤老人逾3400人,每天有10位老人失蹤。由於正值寒冬,失蹤的老人容易因失溫而送命,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若在生活周遭發現疑似失智的長者,應主動伸出援手,或請警察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