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胎位不正,婆婆仍堅持自然產...醫生:再不剖腹你們換別家生!

胎位不正,婆婆仍堅持自然產...醫生:再不剖腹你們換別家生!

「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形容產婦生產時的危險性,但竟有婆婆不聽勸醫生建議、也不顧產婦和胎兒安全,迷信堅持自然產,讓醫生烙下狠話:「再不剖腹你們換別家生!」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日前欲接生一名男嬰,臨產前因胎位不正,醫生建議採取剖腹生產,但產婦的婆婆卻堅持要自然產生,僵持了3個小時之久,胎兒心跳也下降到每分鐘120下,最後因醫生說了重話,才順利讓產婦剖腹生產。但卻發現胎兒由於掙扎過久,除了臍帶繞頸外,還纏住了右手、左腳,還好健康狀況都不錯,沒有其他的併發症狀,若是再晚一點剖腹,可能會危及生命。胎兒臍帶三繞現象,就連資深的婦產科醫生都說非常罕見。

 

胎兒呈不正常顏面位,難自然產出

在臨產前,醫生發現胎兒的頭下降到產道時,呈現不正常的「顏面位」,台南醫院的婦產科主任表示,一般胎兒要出生時,頭應該是要往下,才能順利功過產道,但透過超音波發現,胎兒是屬於頭往上的不正常顏面位,並表示這種情況下,胎兒的頭部會卡在產道出不來,很難自然產,必須剖腹。

台南醫院的婦產科蔡主任表示自己行醫35年,聲聲超過3千名嬰兒,臍帶三繞的狀況是第一次看到,所幸最後胎兒健康出生、哭聲宏亮,沒有其他併發狀況。

 

王懷麟醫師,在胎位不正怎麼辦?怎麼生才是正解?一文中表示:

 

在孕期七個月時,大約有25%的機會胎頭尚未轉正;到了懷孕八個月,只剩下不到10%的機率能夠轉為正常胎位;然而第二胎以上的孕婦,由於腹部肌肉較為鬆弛,腹腔體積較大,因此更容易導致胎位不正,但最終多數能轉為正常胎位,只有不到3%的孕婦仍維持胎位不正的狀態。

 

臨床上大致上分成三種胎位:

1.伸腿臀位(frank breech):寶寶臀部在下,兩腿伸直向上並靠近頭部。

2.不完全臀位(incomplete or footling breech):一隻或兩隻腳在子宮下段。

3.完全臀位(complete breech):兩腿屈曲、膝蓋趨近胸前的姿勢。

 

#延伸閱讀:

胎位不正如何矯正?一定要剖腹產嗎?醫生:要符合這些客觀條件

臍帶繞頸的危險 寶寶30週沒心跳引產

 

★「媽咪說」媽媽界必備App!超強大資訊懶人包!更多懷孕、育兒知識都在這~還有限時好康資訊喔!

iOS 請按此

Android 請按此

 

【本文獲「MamiBuy媽咪拜」授權轉載,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媽咪拜-新手爸媽勸敗團》粉絲團《MamiBuy媽咪拜官方網站。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電子煙的危害,又有最新研究示警了。董氏基金會引用澳洲雪梨科技大學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指出,市售電子煙被檢測出1064種化學物質,其中就有多達164種為有毒化學物質,遠比2018年歐盟報告指出的電子煙含41種有毒化學物質的數量增加更多。 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的這一份研究結果將...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多國已開始施打保護效力高的美國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BNT共同研發的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首度證實,我方向德國購買500萬劑BNT疫苗,都走到最後簽約階段,卻因中國介入生變,「有人就不希望台灣太高興」。路透社今報導指出,在陳時中抱怨疫苗採購受阻撓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中報導 胃癌病人開完刀,才是真正的挑戰開始!原來臨床統計發現,有高達9成的胃癌復發全集中發生在手術後的第三年,明顯一波高峰期,如何擺脫這「三年魔咒」威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表示,目前在亞洲最標準作法是胃癌手術後接受術後輔助性化療,吃滿一年口服療程,...

閱讀詳情 »

國光生物科技開發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不過進度不如預期,為因應病毒突變,國光生技今日宣布將發展次世代疫苗,並繼續推動執行完成國際COVID-19疫苗二、三期臨床試驗。國光生技是國內首家投入開發COVID-19疫苗的廠商,不過疫情經過疫苗,國光疫苗研發進度落後國內其他2家廠商,第一代疫苗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