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胖哥胖妹第2型糖尿病拉警報 胃夾減重手術解除危機

胖哥胖妹第2型糖尿病拉警報 胃夾減重手術解除危機

肥胖容易造成身體疾病,堪稱是健康頭號殺手!肥胖者不僅是第2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也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及高血脂。第2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島素阻抗」造成,常見於有家族病史及代謝症候群的成年人,若這類患者合併肥胖症,則可能併發中風、視網膜及腎臟等血管病變。

大里仁愛醫院趙世晃醫師根據亞洲地區協會針對台灣糖尿病患統計資料表示,第2型糖尿病患中僅2成人數BMI值大於28,這些患者的病情意外地可透過減重獲得治癒;其餘的8成糖友也能經由減重讓病況獲得部分緩解。

過去針對肥胖病患的減重手術已有將近70年的歷史發展,包括胃切除、胃繞道、小腸繞道和新式胃夾手術等,經歷多年的醫學研究探討,也證實小腸除了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外,還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涵蓋近50種以上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主控體內消化吸收、食慾及血糖代謝。

曾有研究人員發現,提高小腸升泌素分泌後,糖尿病情出現緩解,甚至達到治癒,這也是近10年來醫學上的重大發現之一。現今治療糖尿病方法多元,除了減重,透過小腸繞道手術也能提高升泌素的分泌,有助改善糖尿病情。趙世晃醫師首創胃夾減重手術,獲美、日等國專利,微創手術僅需半小時,最快隔天即可出院,過程比起傳統的胃切除、胃束繞道或胃部裝設水球手術相對簡便安全。

趙世晃醫師特別舉1名過去曾收治的男病患為例,當時這位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BMI值破40,屬於病態性肥胖,每天需注射200單位的胰島素控制,但在施以胃夾手術合併腸繞道手術之後,體重順利減下60公斤,不僅糖尿病治癒、高血壓恢復正常,也讓睡眠呼吸中止的狀況好轉、脂肪肝消失,算是病態性肥胖減重手術後頗為成功的案例。

另有1名35歲的女性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始終徘徊在7至8之間,導致糖尿病控制不穩定,但由於BMI值僅27.7,經醫師評估後不採取胃夾手術,而是執行小腸繞道手術,1個月後糖化血色素恢復到5.8,4個月後更降至5.5,毋須再服用降血糖藥物和施打胰島素,體重也減輕了4、5公斤。除上述案例,臨床上也有50多例因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而不孕的女性,同樣也藉由成功的減重手術順利懷孕生子。

趙世晃醫師獨有的胃夾手術合併小腸繞道手術頗具成效,專利手術獲得認證,7年來造福3,000多名病患,臨床觀察,患者通常可於術後2年內減去6成以上的多餘體重,且不似傳統胃切除手術會產生缺血性貧血,需長期補充鐵劑或併發嚴重的胃食道逆流。胃夾輕巧、體積小加上巧妙放置於胃上方與食道交接處,鬆緊適中容易與身體共存,也不容易鬆脫,當日後飲食習慣維持良好順利減重後,可利用腹腔鏡將胃夾取出,具可逆性且不傷及胃腸功能。

想減重成功,除了依靠手術,仍必須仰賴病患改變自身飲食習慣。趙世晃醫師提醒,完成胃夾減重手術後第1個月內飲食需以輕流質食物為主,之後藉著細嚼慢嚥控制進食的量,減重就像一種修練,若懂得運用智慧方法往往更能持久。但醫師也提到,心肺功能不佳者建議術前先進行部分減重以利麻醉安全;術前1周需暫停服用阿斯匹靈藥物;若身心科評估有嚴重躁鬱症,尚未治療穩定前,則不適合進行減重手術。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血壓高低與人體健康有著緊密關聯,過與不及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低血壓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血壓低怎麼辦?高醫心臟科內科醫師朱俊源表示,正常的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收張壓/舒張壓),但也有些人天生血壓偏低,只要個人長期血壓值恆定規律,未突然出現變化,也沒造成眩暈昏厥、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品過了有效期限,吃下肚會傷身嗎?網路瘋傳一段影片,內容提及許多包裝食品只要保存方式正確,即使過了有效日期依然可以吃。對此,營養師強調,包裝食品最好在有效期限前食用完畢,尤其開封後,微生物就會快速生長、繁殖,更要盡快吃完。包裝食品有效日期 食藥署有規定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5歲的陳奶奶,有多年糖尿病史,日前突然腳腫如象腿,甚至走路會痛、會喘,伴隨呼吸不順,就醫檢查才發現下肢靜脈栓塞,且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引起敗血症,再晚一步就醫恐怕危及性命。糖尿病少喝水 易下肢靜脈栓塞收治個案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該病患送醫...

閱讀詳情 »

撰文/羽穗 大家都知道,柳橙富含豐富維生素C,也是常見的餐後水果。臺中榮民總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陳昭秀說,其實柳橙除了可以直接吃之外,榨成汁或是做成料理、甜點都十分適合,因此這次特別與百香果一起設計出了好入口的果凍,軟滑香甜是補充維他命的最佳小點。   百香柳橙綠果凍 材料:果凍粉100公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