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咳不停 當心同時罹患這兩種病!

胸悶 咳不停 當心同時罹患這兩種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心臟血管疾病及肺阻塞,恐造成急性呼吸衰竭風險!一名73歲的陳伯伯,菸齡30年又有高血壓,每日一包菸,某日持續出現胸悶、喘、咳症狀,洗澡時連撿起掉在地上的肥皂也會喘,經彰基醫院心臟內科檢查發現,有三條與心臟相接的血管阻塞,即刻安排心導管治療後,心臟問題已獲得改善。  患者治療後,仍有喘、咳症狀,轉診至胸腔內科檢查後,才發現竟是中重度肺阻塞惹禍;所幸及時輔導陳伯伯戒菸,並投以藥物治療,目前病情已受控制。
心臟血管疾病合併肺阻塞 吸菸是共同危險因子
彰基醫療長林慶雄醫師指出,心臟血管疾病與肺阻塞雖然是兩個不同疾病,但「吸菸」卻是共同的危險因子,且常同時伴隨,活動時容易喘、夜間容易咳嗽、晚上會有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症狀。心臟血管疾病與肺阻塞除了診斷上,容易混淆及延遲外,彼此間容易相互影響,而加重疾病症狀。
常見高血壓、心臟衰竭 增加近2倍肺阻塞風險
常見的高血壓、心臟衰竭、中風、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會增加近2倍肺阻塞風險。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清埤醫師說,其中患有心臟衰竭的患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更是沒有心臟問題者的近8倍。有抽菸史的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當出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症狀持續兩周以上,無論是否有暴露於其他危險因子,都應懷疑是否合併有肺阻塞。
戒菸遠離汙染源 正確用藥避免疾病急性惡化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聖皓醫師表示,國外研究顯示,肺阻塞會導致血液無法將充足氧氣傳送至全身器官,影響左心室充血功能,進而減少心臟輸出的血量,引發心臟血管相關疾病;若同時有肺阻塞與心血管疾病,除了戒菸或遠離汙染源之外,若要避免急性惡化的風險,「正確用到藥物」是關鍵。在用藥上,可選擇主動噴出的吸入器裝置,幫助病患容易使用外,也能幫助藥物完全進入肺部。
定期做胸部X光、肺功能檢查 早期診斷治療
醫師們共同呼籲40歲以上抽菸者、職業暴露(例如在粉塵、油煙、化學物質的環境)及65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喘都應定期做胸部的X光、肺功能檢查,才能夠達到早期篩檢、早期診斷治療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延伸閱讀】

細胞殺手「自由基」 氫是人體「抗氧化劑」?

新型態止血劑 凝住中高齡頸椎手術大出血妙齡女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治療免當藥罐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認證,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培訓及獎勵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中醫「三伏貼」增抵抗力!「三伏貼」是中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有悠久歷史,於清朝《張氏醫通》中記載,寒性哮喘可以利用中藥外敷得到良好控制。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 李俞生表示,中醫在特定的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親子共讀在意的不是教孩子學問,而是『陪伴』,有愛的感覺。」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與主持人鍾欣怡日前在國健署直播上,分享家長如何與小孩共讀,培養baby閱讀習慣。許登欽表示,形容路上小狗的模樣、叫聲與來歷,其實也是一種閱讀;不過透過不同年齡層的繪本,可以讓家長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70多歲婦人,除了有長期貧血,白血球更飆高至20多萬,對比正常民眾的4千至1萬,數值驚人;同時血紅素僅5點多,低於正常人的一半。婦人還伴隨胃口不佳,短短半年間體重從48公斤瘦到41.7公斤,連出門活動都有困難,直至健檢的血液常規檢查異常,才轉至血液科;就醫時腹部腫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