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患者該開刀嗎? 外科醫師這樣建議

高齡患者該開刀嗎? 外科醫師這樣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齡86歲張阿嬤,因為嚴重黃疸至醫院求診,經檢查懷疑為壺腹鼓附近腫瘤,醫師評估張阿嬤的身體狀況後,建議進行大型手術切除十二指腸、膽囊、部份胰臟、部份總膽管,手術時間預估八小時,這讓阿嬤及家人們非常擔心,猶豫再三仍無法下定決心選擇手術還是保守治療,於是至廟宇擲笅求問媽祖。

胰臟癌初期以黃疸表現 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外科主任歐亮宏表示,在醫學解剖位置上壺腹鼓附近可能形成的腫瘤的癌症如胰臟癌、膽管癌、十二指腸癌或壺腹鼓癌,這類惡性腫瘤並沒有明確的危險因子,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胰臟癌常以黃疸為最初表現,其他如食慾不良、體重下降、腹痛、嘔吐等;目前仍以手術切除治療為主,因為藥物或放射治療及其他療法效果仍未有突破性的進展。

誠實告知病情 借助信仰成醫療助力

然而,有時家屬會要求對病人隱瞞病情,歐亮宏主任則建議,讓病人適度知情,讓病人不要有遺憾,特別是面對風險性質較高的手術。通常病人的宗教信仰也能成為醫療助力,給他們勇氣面對疾病與手術,保持積極與樂觀的心態,能更安心接受必要且合理的治療;適當的宗教信仰與醫療照護相輔相成也讓醫療更為圓滿。

醫病共享決策 尊重病人自主權

除了給予病人關懷與幫助,歐亮宏主任提醒,醫病之間的溝通才是關鍵,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DM)方式,幫助病人與家屬面對重大手術不畏懼,在於進行醫療決策前「以病人為中心」和病人與家屬充分溝通,使其對疾病與手術方式、術後風險及疾病預後有完全了解,提供所有可考量的選擇讓病人有自主選擇權,在達成醫療決策共識後,支持病人做出符合自己的最佳醫療決策,讓病人及家屬安心、放心。

【延伸閱讀】

細胞殺手「自由基」 氫是人體「抗氧化劑」?

新型態止血劑 凝住中高齡頸椎手術大出血妙齡女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治療免當藥罐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年的兒童節是小朋友的大日子!不僅有許多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活動,還有許多禮物可以拿。然而,常被當成兒童節獎品或點心的糖果、餅乾及含糖飲料,卻容易造成兒童蛀牙危機;2011年台灣5歲兒童齲齒率,就高達79.3%,與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訂定的5歲兒童齲齒率50%以下的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吃潤餅,小心隱藏的「餡」阱!清明節吃潤餅是國人習俗,潤餅內含大量蔬菜,受到許多的健康人士喜愛,不過,最後撒上的花生粉及糖粉,卻有害健康。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吃潤餅不加糖粉,可用葡萄乾和蔓越苺乾取代,增添營養、風味更佳。(圖片來源/取自網路)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推廣防治性別暴力,衛生福利部從去年11月起推動首座反性別暴力網路圖書館,目前也已超過百萬人次瀏覽;衛生福利部指出,透過網路圖書館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關心性別暴力防治議題,也提供給實務工作者或研究者相關資料,繼續推廣相關議題。反性別暴力網路圖書館,是由衛生福利部與學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研究顯示,每1000位新生兒中,約有1~2位患有先天性雙側中、重度聽力損失,而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寶寶,若能透過新生兒聽力篩檢及早發現,並於6個月前接受療育,未來在語言、認知及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發展,幾乎與正常小孩相當。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聽力損失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