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脊椎側彎嚴重恐釀脊髓空洞症 醫師教你自我判斷4要訣

脊椎側彎嚴重恐釀脊髓空洞症 醫師教你自我判斷4要訣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許多人都有脊椎側彎問題,雙肩高低不一,只是外觀怪一點,但因不影響日常生活,均未積極治療。醫師提醒,如果脊椎側彎造成頸椎、胸椎和腰椎肌肉轉向,並壓迫到神經,引發肢體痠麻,有可能為嚴重脊椎側彎合併脊髓空洞症,需積極就醫。


55歲黃女士在少女時期就明顯脊椎側彎,總是站不直,坐不挺,但並未影響生活功能,且檢查發現,側彎角度未達開刀標準,醫師建議穿背架矯正治療即可。


黃女士念大學時,回診就醫,X光檢查確認側彎角度已經符合開刀標準,但雙親擔心術後出現後遺症,因此,保守以對,就這樣她與脊椎側彎和平共處了40多年。


去年6月黃女士突然心悸、血壓飆高、頭暈疲倦,連爬一兩層層樓梯都有問題,腿麻無力、氣喘吁吁,到處就診,卻找不出原因,最後至神經內科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脊髓空洞症」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後天原因為外傷、發炎、腫瘤、退化性神經病變等,其中2成5屬於嚴重脊椎側彎合併脊髓空洞症,患者幾無症狀,但有1%機率會造成神經損傷,需進一步手術治療。


黃女士即是典型的嚴重脊椎側彎合併脊髓空洞症患者,年輕時就有脊椎側彎問題,年紀越大,測彎角度越大,去年就醫時,脊椎側彎角度高達63度,導致腦脊髓液難以流動,造成壓力差,進而引發脊髓空洞。


林志隆說,黃女士脊髓空洞處接近右側,以致右側肢體活動明顯不便,經施以「後顱窩減壓及重建腦脊髓液循環手術」,長期以來,頭暈及肢體無力等症狀,立即獲得改善,但仍須持續復健,才能恢復活動功能。醫師也提出自我判斷脊椎側彎的4要訣:


▸要訣1:照鏡子檢視身體兩邊是否對稱?
▸要訣2:左右耳朵、肩膀是否有一高一低?
▸要訣3:左右的腰線是否有一邊較直或一邊較凹?
▸要訣4:雙手插腰時,看左右骨盆是否一邊較高,還是一邊較低?


林志隆表示,脊椎側彎嚴重影響健康,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姿勢,例如,坐姿保持端正,不要整個人攤在椅子上,椅子不可坐滿,盡量挺胸,挺直肩膀。此外,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脊椎側彎,建議在小五到國二之間積極復健矯正,此時,脊椎仍在發育,可塑性高,較容易透過背架調整脊椎,避免步入中晚年後,因嚴重脊椎側彎,而誘發脊髓空洞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連假熬夜過頭膚況大崩壞! 搶救肌膚PLT助攻事半功倍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泰綜合醫院協助巴拉圭開發建置完成「衛生資訊整合系統」,幫助巴國就醫流程資訊化。原從掛號、醫師問診開方到藥局發藥都是人工紙本手繕,常發生病人於門診看病拿藥單到藥局卻領不到藥的窘境。這套新系統預計將在明年(2017年)6月先於巴國Guaira省份,由巴拉圭衛生部輔導執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高齡87歲的林阿嬤,簡單行走就會胸悶與昏厥,幾次反覆住院後被診斷為退化性主動脈瓣膜狹窄,在聽完醫療團隊建議使用最新的「無縫線瓣膜」後決定手術。目前術後已超過1年,恢復良好,症狀解除,甚至還計畫要到美國探視孫子! 導管置放仍有相當比例的併發症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及心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網路流傳同性婚姻合法化,外籍同志愛滋感染者為取得免費愛滋藥物治療,將來台與我國同志結婚,增加愛滋醫療支出負擔。對此,疾管署強調,愛滋感染者不會分性別、性向,且許多國家也有提供愛滋藥物治療,民眾不要以訛傳訛。 外籍愛滋者感染人數無增加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根據分析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冬天來臨,不少民眾都會進補暖身,一名42歲的男性,本身是燥熱體質,嘴巴原本就容易破,趁著天氣轉涼吃羊肉爐補身,沒想到才吃兩碗羊肉,竟然嘴巴整個腫起來,連嘴內都有多處破洞外,牙齦也呈現浮腫現象,緊急求助中醫治療,醫師發現原來是體質燥熱導致。 容易便秘或嘴破 恐是燥熱體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