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脖子腫是甲狀腺出問題? 術中導航降損傷風險

脖子腫是甲狀腺出問題? 術中導航降損傷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亢進、低下)、甲狀腺炎、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而依照國健署公布的十大癌症統計,甲狀腺癌發生率已躍升至第7位(女性第4位)。醫師提醒,並非腫瘤才需要治療,常見的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造成脖子腫大,除了影響美觀,也可能導致呼吸、吞嚥困難,呼籲民眾應留意甲狀腺的健康。

甲狀腺疾病成因多 建議這三類患者手術治療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暨高醫大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哲維表示,甲狀腺疾病主要成因為遺傳免疫因素、或是缺碘或碘過多、食物及環境中硫氰化物或感染、放射線照射、藥物影響所致。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上,緊鄰喉部神經與副甲狀腺,許多患者因害怕術後併發症而不願手術治療。不過主任建議,若疑似惡性腫瘤、較大良性腫瘤影響外觀,或出現壓迫症狀及甲狀腺亢進症狀經藥物治療仍控制不佳時,應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方式。

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 手術風險降到1%

吳哲維主任進一步指出,過去進行甲狀腺手術,大多擔心傷及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造成聲音沙啞、或是嗓音變化等併發症。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可於手術過程中使用「神經監測器」,即時精準定位及辨識神經位置,可將術後風險降低至1%。此外,還能判斷神經功能完整性以及預測術後聲帶功能,適用於所有甲狀腺手術,特別建議有合併淋巴轉移、再次手術、較大腫瘤壓迫氣管或胸腔等患者使用,不過此儀器需自費,可依照個別狀況評估使用。

術後沙啞差點沒聲! 遵囑治療保聲順利回歸工作岡位

東部一名國中老師,在醫院健檢時發現右側甲狀腺腫塊,切除右側甲狀腺後,卻出現右側聲帶麻痺、沙啞及喝水易嗆等情形,且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惡性乳突癌,趕緊轉介至高醫大附設醫院接受二次治療。由於為惡性腫瘤建議切除兩側甲狀腺,吳哲維主任說,若兩側聲帶麻痺,可能須一輩子靠著氣管造口呼吸,因此建議老師術中使用「神經監測器」,順利保留左側喉返神經與喉上神經,同時也將兩側的甲狀腺與轉移的淋巴結完全清除。患者術後積極接受語言治療,逐漸改善沙啞問題,後續追蹤報告顯示癌細胞已徹底切除乾淨,老師也順利回校任教。

甲狀腺疾病預後佳 醫籲:勇於面對、積極治療

吳哲維主任表示,甲狀腺疾病雖普遍但是預後佳,建議民眾若疑似有甲狀腺症狀,應趕緊至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現今醫療手術進步,面對甲狀腺疾病不要害怕,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方式,都能與甲狀腺疾病好好共處。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人口老化速度飛快,加上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65歲以上老年人更已占全台總人口11.49%;預估到了民國107年,老年人口將增至14.5%,進入高齡社會;到了民國114年,老年人口更將攀升到20%,正式邁進超高齡社會。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衛福部自民國100年啟動「日間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20歲的邱小姐從16歲開始,就常有右下腹悶痛的困擾,看過多家醫院,卻始終查不出確切病因,日前因病情每下愈況,實在痛得受不了,到急診經電腦斷層掃瞄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成年人少見的腸套疊,所幸醫師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脂肪瘤與部份大小腸,才順利解「套」。負責診治邱小姐的台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宜蘭縣一名89歲的陳女士,因患有嚴重冠心症、心衰竭跟糖尿病,有三條血管阻塞並接受支架治療,日前因胸悶至羅東博愛醫院就醫,藥物治療成效不佳;所幸該院以體外反搏EECP療法救治後,症狀明顯獲得改善。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中心雷孟桓主任表示,體外反搏(Enhanced Ext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60歲阿伯,突然無法自行下床,甚至出現語言不清等現象,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手腳沒有力氣,且眼睛偏向左側,快速血糖值在正常範圍內,研判為腦中風,直到進一步又經由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所導致。這位阿伯因為緊急在症狀發作三小時內就醫,透過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