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病患秋冬進補 醫籲遵守三原則

腎臟病患秋冬進補 醫籲遵守三原則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日前一名七十歲病患,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第四期慢性腎臟病,最近因為天氣轉涼,孝順的媳婦頻頻燉湯為她進補,像是薑母鴨、麻油雞、藥膳排骨等,沒想到患者卻出現腳腫、血壓升高的現象,緊急到急診住院治療;新北市聯合醫院腎臟科醫師李宗育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補有三原則要遵守。

李宗育指出,慢性腎臟病患進補第一部分是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量,例如奶、蛋、豆、魚及肉類,民眾經常攝取的進補湯類,通常都是以肉類為主,攝取過多會造成腎臟負擔,建議進補時吃一塊肉就好了,避免食用皮。第二部分是注意鹽分的攝取,例如加工湯品、火鍋料、豆瓣醬、甜辣醬等,通常鹽分較高,慢性腎臟病換攝取過多鹽分時,可能會造成水分滯留、水腫以及難控制的高血壓,甚至造成肝臟功能惡化。

第三部分是要注意湯品的攝取,李宗育說,燉補湯類或是火鍋湯底通常含有高濃度普林、鉀離子與磷離子,喝進補湯品時容易造成水腫的情形,對慢性腎臟病患而言,會造成痛風以及腎臟衰竭,特別是燉補食材中常出現的中草藥、當歸以及薑湯等,通常含較高的鉀離子,高鉀飲食會造成慢性腎臟病患心律不整甚至死亡,非常危險。

針對三高病患,新北市聯合醫院營養科張春美主任提供補冬指南,建議以零負擔的湯品為主,除了要同時攝取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等高纖維質食物,烹煮時要注意少油、少鹽、少糖的原則,如果要做補湯,建議選擇當歸、黃耆、枸杞子與紅棗等中藥材,利用多元化食材補得健康又養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齡海嘯席捲全球,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根據多項研究證實,運動確實能夠預防失智症。醫師強調,運動有助增加腦部血液循環,降低認知功能障礙,但多數中老年人有關節退化問題,建議快走、游泳即可;不過,蛙式較傷膝蓋,就不適合。年齡增長 腦細胞逐漸淍零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為能建立民眾正確用藥觀念,以及用藥安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師團隊,特別走出醫院,進入社區與民眾互動;由於高齡化社會來臨,該藥師團隊甚至會進行居家訪視藥事照護,提供樂齡親善服務,讓長輩們在家裡,就能獲得藥師提供的舒適愛心服務。長者常合併多種疾病 多重用藥問題很普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肥胖是許多人的夢靨,有人卻瘦如「紙片人」!過胖、過瘦同樣都不健康,過瘦也可能是身體出了毛病。營養師指出,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厭食症,或是飲食熱量攝取不足,都會導致體重不足,長期容易免疫力下降、提早發生骨質疏鬆症。少吃澱粉、油脂 熱量攝取不足台安醫院新起點運動中心營養師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嘉義市升級醫院型整合性健康篩檢  設備完善、追蹤便利嘉義市政府自民國96年即推動社區型整合性健康檢查篩檢服務,104年在嘉義市市長涂醒哲的推動之下,更升級為「醫院型」整合性健康篩檢服務。該市醫院型整合性健康篩檢,環境較好、設備充足,還可以有完整追蹤機制。醫院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