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藍唇」搭上時尚潮流? 原來是肺動脈高壓

「藍唇」搭上時尚潮流? 原來是肺動脈高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年19歲的史舒允,為一名甲組籃球選手,一年多前因腳踝受傷至馬偕就醫,當時雙唇發藍,原以為體力不濟導致受傷,檢查後竟意外發現罹患慢性肺栓塞而引發肺高壓;轉至心臟內科尋求吳懿哲醫師肺動脈高壓門診診治,接受完整評估及治療,目前已逐漸恢復與球隊練習,並即將迎接接下來的籃球比賽。吳懿哲醫師提醒,肺動脈高壓若沒有治療,兩三年內患者就可能喪命。

一直喘恐是肺高壓 錯過治療黃金期恐致命

吳懿哲醫師表示, 「一直喘」是肺動脈高壓患者求診最常出現的症狀,若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可延緩病情惡化,提高存活率。肺高壓分為原發性及其他原因造成,原發性發生率低,每百萬人中只有6至10人,以女性居多,為罕見疾病;而其他成包括慢性肺栓塞、左心室衰竭、先天免疫不全感染或其他不明原因造成,患者剛開始通常只覺得體力不如從前,稍微動一下就累,或走一小段路就會喘。

吳懿哲醫師說明,因肺動脈高壓的症狀不明顯,與其他疾病類似,很難第一時間發現,平均須2至3年後才確診,但若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很可能在短短三年內就奪走病人的性命。 因此,若患者有藍色嘴唇,彷彿是化了流行的「藍唇」妝,應特別留意,並不是時尚妝扮,恐是罹患「肺動脈高壓」。

患者旅遊應保持聯繫 隨身攜帶充足藥物

馬偕肺動脈高壓團隊於日前舉辦肺動脈高壓病友會,病友及家屬近50人出席,活動中由馬偕醫療團隊成員針對門診中常見的病友提問,分享旅遊、運動及飲食的小撇步。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書豪提醒,病友若計畫國內外旅行,須先於門診與主治醫師確認目前病況是否穩定,旅途中記得與醫療團隊群組保持密切聯繫,預備充足藥物並隨身攜帶,避免長時間固定同一姿勢並保持活動,目的地的海拔愈高愈需注意。

肺動脈高壓疾病已愈來愈為人所重視,但與一般疾病不同的是,肺動脈高壓須經過十分複雜的評估與治療,國內外治療指引都建議需要一個完整醫療團隊共同合作。馬偕紀念醫院「肺動脈高壓團隊」成立多年,在各方醫療人員的多年努力下,大幅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與壽命,為來也將以此為目標,持續努力提供肺動脈高壓患者更好的醫療成效。

【延伸閱讀】亞洲達文西手術訓練營 台灣醫師當導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同一側的肋骨骨折出現連續三節肋骨以上都有兩處斷裂就為連枷胸,臨床上,屬於較為嚴重的肋骨骨折。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外科杜承哲醫師指出,連枷胸會使患者無法正常呼吸,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或肺炎,即使沒有呼吸衰竭,也可能需臥床至少三個月,但有研究指出,若能及早進行骨折固定,將有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十四歲郭先生是自行車運動好手,一百公里騎三個多小時,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還曾經多次成功挑戰武嶺。但日前突然短短二十天內明顯水腫,體重從七十五公斤暴增到九十五公斤,卻不覺得不舒服,直到想藉加強運動消腫,才稍微感覺心跳變快。經檢查後發現,竟是有生命危險的嚴重心衰竭,緊急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3歲女研究生從青春期開始出現下巴明顯偏移情況,求學期間也因臉歪、戽斗感到自卑、人際關係不佳,找尋打工機會常受歧視,經接受正顎手術與牙齒矯正後,不但改善戽斗的問題,臉部整體線條也因下臉部大幅改善,顯得更加美觀協調,逐漸恢復自信,對畢業後求職更有把握。臉部發育異常 多與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若我換了很多種藥物都沒效,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難道就沒有別的方法治療憂鬱症了嗎?」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黎美嫻表示,門診中有不少向她尋求協助的難治型憂鬱症患者,這類患者通常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不但情緒無法受到控制,甚至還得飽受藥物的副作用之苦,但其實憂鬱症的治療在近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