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癌腦轉移 免疫療法抗癌立大功!

腎臟癌腦轉移 免疫療法抗癌立大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癌症治療越來越進步,除了手術、化療與放療,目前還有免疫療法;臨床上,就有一名七十多歲腎臟癌腦轉移病人,因為化療效果有限,因而無法使用化療,在使用免疫療法後,目前腦轉移的腫療已經消失。

一百多年前就有免疫療法

收治這名腎臟癌腦轉移病人的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功深表示,其實在一百多年前就有免疫療法,所謂免疫療法就是希望用自己身體裡的免疫細胞殺死癌細胞,其方法是用殺死的細菌打到腫瘤的四周,利用此方式來喚醒身體中具有免疫攻擊的細胞,吸引到發炎組織,來進行殺傷癌細胞的反應,以期能近距離殺死癌細胞。

三十年前開始使用細胞療法

隨著醫學進步,免疫療法也有演進;陳功深醫師指出,免疫療法在三十年前開始使用細胞療法,及使用介白質2(IL2)治療腎臟癌和黑色素瘤,直接打到病人體內,喚起T細胞以殺傷癌細胞;另一方式則是從血液中淋巴球分離出來,用輸血血袋加入刺激藥品,以培養淋巴球讓其分裂增生,再輸入病人體內,此方式費時費力費財,多做為研究用,而且健保不給付。

介白質2(IL2)有健保給付 目前只針對腎臟癌或黑色素瘤

打針的介白質2(IL2)有健保給付,但是只針對腎臟癌或黑色素瘤,陳功深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免疫療法對於所有癌症都可以治療,但是癌細胞有對抗機制;所以,臨床顯示,免疫療法目前對於肺癌、肝癌、腎癌、膀胱癌、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的效果不錯,較不明顯的則是大腸癌與乳癌。

免疫療法藥物有三種已上市

陳功深醫師強調,可以用的免疫療法藥物越來越多,目前台灣上市的有三種藥物,而且還有很多臨床試驗在進行,人體試驗有效才能用;有人認為任何癌症都可以用免疫療法,但是不見得都有療效,所以要使用臨床試驗結果有效的藥物,才不會浪費錢。

免疫療法會有副作用 不得不慎

此外,打介白質會有過多淋巴球與白血球免疫物質釋出,反而會有強烈副作用,不得不慎!陳功深醫師提醒,不要忘了免疫療法會有副作用,常見治療六週後會有皮膚紅疹、肝炎、甲狀腺功能改變、咳嗽、喘、間質性肺炎、頭痛、腦下垂體發炎、腎臟發炎、皮膚潰爛導致史帝文生症候群,恐有致死之虞,所以,在治療期間要密集和主治醫師連絡,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診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連日萬例確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日上午特別安排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行程。 蘇貞昌今天早上9點在指揮中心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時表示,台灣因為全體國人同胞合作,在指揮中心規範指引下生活,才能有今天的防疫成績。平常擴大防疫會議都在行政院召開,今天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來自日本的身體組成分析品牌TANITA日前宣布全球總銷量突破1億台,為慶祝此盛事,特別力邀世界球后戴資穎擔任品牌年度代言人為新品站台。TANITA最新的「家用體組成計RD-545」,擁有媲美專業等級的雙頻測量旗艦技術,提供獨家「肌肉質量」分析。透過8點式量測分析全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全球醫療科技的進步與國家癌症防治政策的落實,罹患癌症後之存活年數逐漸延長,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國罹癌者五年存活率從93-97年的49.6%,提升到104-108年的60.6%,這也表示癌友們存活率增加,與癌症共存的時間拉長了。 癌症資源中心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確診數目屢創新高,與病毒共存時代正式來臨?您的心情是害怕?恐懼?焦慮?還是忐忑不安呢?疫情影響了我們的日常,但我們可以減少內心的波動。 十招「放心」法 生活更安心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江依潔為讓民眾在疫情期間,能穩定生活與情緒,提出十招建議: 一、改變習慣: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