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衰竭最終恐走上洗腎一途 常見危險因子有哪些?

腎衰竭最終恐走上洗腎一途 常見危險因子有哪些?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住在草屯的50歲陳先生事業有成,但有高血壓和痛風病史,健檢報告中也呈現血液尿酸濃度高合併腎功能下降,無奈長期應酬頻繁而缺乏定期追蹤,僅在痛風發作時服用止痛藥。直到近期痛風次數頻繁,被告知腎功能退化,恐走上洗腎一途,陳先生才配合醫囑治療,調整飲食習慣,所幸目前各項指數已控制良好,腎功能也無惡化跡象。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表示,陳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痛風,雖然近年來有做年度健康檢查,知道自身血液尿酸偏高(9-10mg/dl)合併腎功能下降,但因從商應酬繁忙,仍鮮少定期至腎臟科追蹤。

 

此外,每逢與朋友聚餐時,總少不了米酒配辣炒土豆小魚乾等常備佳餚,長期下來也養出一顆啤酒肚。他因尿酸高合併痛風症狀,三不五時就需要至藥局購買止痛藥緩解症狀;直到近期發作頻繁,赴醫經檢查後,才赫然發現腎功能大幅衰竭(腎絲球過濾率eGFR 59 ml/min/1.73 m2),若持續惡化,恐怕短期內就會步上洗腎之路。

 

李其育警告,就陳先生而言,會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未良好控制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若不改善既有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藥物治療,日後腎功能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

 

在醫師建議與治療,陳先生再也不敢隨便服用止痛藥,後續每3個月回門診追蹤,發現血壓、血脂、尿酸皆控制良好,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不再惡化。 李其育強調,現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

 

因此,患者除了控制高尿酸的問題,飲食方面必須戒酒,並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例如常見的下酒菜小魚乾,其內臟亦含有大量膽固醇,故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止痛藥物攝取,並把握「一青二白」飲食方式,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減鹽、控磷,才是預防腎功能惡化的長遠之計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治療禿髮的偏方千百種,有人拿搗碎的洋蔥或大蒜塗抹或溼敷於頭皮、眉際,也有人則嘗試純麻油,或使用電視購物上號稱可以促進毛囊生長的養髮液。但皮膚科醫師建議,所有掉髮都有其原因,應該對症下藥,不可貿然嘗試偏方。 台大皮膚科教授蔡呈芳表示,不少人在頭頂上發現一塊圓禿,就在網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現代女性普遍晚婚,往往因為生活忙碌或暫時沒有生育計畫而錯失黃金生育期,等到有心求子時,才發現自己或伴侶可能有不孕或難孕的問題。近幾年「凍卵」議題變得熱門,許多女藝人不約而同搭上凍卵列車,無形中也引領一股風潮,讓女性得以藉助生殖醫學科技,保留高品質卵子,為日後生育計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項新的研究發現,長期以來用在治療膽固醇的藥物Statins,還有降低女性卵巢癌死亡率的用途。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和腫瘤學教授,同時也是首席研究員的Kala Visvanathan博士表示,她的團隊從芬蘭國家癌症登記系統中,蒐集了10,0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每年更有約17萬人死於癌症,而體重和營養是影響癌症整體治療成效很重要的因素,醫師指出,20%的癌症病患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本身的腫瘤疾病,因此,維持營養,避免體重減輕造成的惡病質,才是抗癌的致勝關鍵。遠離惡病質 營養不良可能降低治療成效高雄長庚紀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