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死等於死亡 器捐者須兩次腦死判定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當一個人不幸腦死時,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或組織,捐贈給器官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就可以讓他們得以延續生命。一般來說,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當醫療成員初步判斷後,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就會和社工或護理人員一起向家屬提出器官捐贈的意願。而器官捐贈者需做至少2次腦死判定,且間隔時間須滿4小時。

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李明哲主任表示,當醫護人員發現診間有潛在性器官捐贈者時,便會向院內的移植中心提報。臨床上,倘若患者腦部因嚴重外傷或內傷,導致腦幹功能喪失,且昏迷指數達到4分時,便會被歸類成潛在性器官捐贈者。移植中心在接獲個案後,會先和主治醫師進行初步判斷,倘若確認患者已入院超過12個小時,且無腦幹神經反射和藥物反應,便會由主治醫師宣判腦死。

當病人被腦死確定後,社工便會和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器官捐贈的意願,通常家屬往往會因悲慟而難以接受,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了解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等家屬同意後,主治醫師會做第二次腦死判定,並進行詳細檢查,確認患者有無捐贈資格。之後才會登錄在器官移植捐贈中心,尋找合適的受贈者,進行移植手術。

李明哲強調,在整個過程中,為了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都必須維持在適當的範圍。而一般從家屬同意到配對結束,平均會需要1天的時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917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11月號) 「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也是老年人行動不便的頭號原因。研究指出,膝關節退化不完全是老人的專利,已有年輕化趨勢。有一說是因為路跑風行造成,讓膝關節退化的問題提早來到,究竟平時該如何保養?關節退化的原因有哪些呢? 15%國人膝關節退化 許多膝蓋出了問題的患者都覺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他才50幾歲,記憶力也好好的,怎麼說有失智症呢?這怎麼可能啦!我看他是有神經病,整個人都變了啦!現在動不動就一直發脾氣,以前他超愛聊天,現在都常常隨便亂講話,要不然就人家講話他也愛理不理,就坐在那裡擺臭臉給人家看!」成大醫院失智中心失智照護門診諮詢臨床心理師范聖育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天氣逐漸變冷,許多民眾都會趁機享受泡湯季節,不過若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得要多加注意,因冬天身體循環變差,加上天氣一冷,血管一收縮就容易使血壓上升,這時若不正確泡湯,非但會使病症加劇,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不得輕忽嚴重性。 泡湯勿冷熱交替 避免引發症狀 尤其許多民眾習慣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衛福部100年調查,台灣5至6歲兒童齲齒率高達79.32%,已成為台灣嚴重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出現齲齒問題,非但會使患者感到疼痛且影響咀嚼,日本也證實會造成全身性疾病問題,不得忽視嚴重性,因此衛福部也在今年推出食鹽加氟政策,可望有效降低國人齲齒率。 守護國人牙齒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