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瘤手術導入AI技術 準度提升減少誤判率

腦瘤手術導入AI技術 準度提升減少誤判率

科技日新月異,電腦不僅可以挑花生,現在還可以用於診治腦瘤,臺大醫院近日發表「腦瘤放射手術結合人工智慧」技術,透過腦瘤自動偵測圈選系統,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腫瘤自動偵測、辨識與輪廓勾畫,減少誤判的風險,提高治癒率。

臺大醫院8月14日宣布與醫隼智慧合作,順利整合人工智慧系統於腦瘤放射手術的治療流程,目前已能用於腦轉移瘤、腦膜瘤、聽神經瘤等3種常見腦瘤。

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蕭輔仁指出,5成腦瘤為原位癌,其5成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例如,肺癌、乳癌等,後者好發於大腦深處,因腫瘤數量多且體積小,大都建議接受電腦刀放射手術來消滅腫瘤。

傳統手術光是為了精確定位出腫瘤位置,醫師就必須花上數10分鐘至數小時,檢視核磁造影以及電腦斷層影像,仔細勾畫出每1個腦瘤的輪廓,希望能一網打盡。至於腦瘤自動偵測圈選系統,就像是醫師的第2雙眼及手,可快速自動找出腫瘤位置,並快速精準地繪畫出腫瘤的邊界,而醫師只需檢驗及修正AI模型結果,大幅縮短放射手術的前置設計時程,爭取治療時效,提高手術成功率。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許峯銘說,腫瘤情況複雜、數量越多,就越能顯現出新式系統的優點,該系統也獲選為今年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 ASTRO)年會的口頭論文報告(Oral Presentation),將於9月份在美國芝加哥發表。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肩頸痠痛可以分為「頸痛」與「上背痛」,通常是指由後腦根部、頸部至肩胛骨部位之間的上背部疼痛,但是有時候也會延伸到上肢、後腦、前額或是頭部其他部位。許多人都會有肩頸痠痛的困擾,若是沒有前往就醫積極治療,可能會演變成慢性疼痛,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肩頸痠痛 久而久之將造成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肝基會與7-ELEVEN合作,把5千家門市變成肝病篩檢站,迄今走過全台138鄉鎮,篩檢逾15.3萬人,發現2萬多人有B、C肝。今年將再到蘭嶼鄉、甲仙鄉、中寮鄉等26個鄉鎮進行肝病篩檢,完成164鄉鎮肝病篩檢的最後一哩路。 羅志祥代言 吸引年輕人 自2014年開始,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們要注意了!原本在出生後至滿月間會施打的卡介苗疫苗,自今年起已改為嬰兒滿5~8個月施打,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小兒感染科醫師邱南昌分析院內健兒門診資料後發現,接種率不到預期的一半,比以往出生後接種率明顯偏低,提醒家長留意時間,以加強孩子的保護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以往高血壓的好發族群是以65歲以上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年輕族群因為外食機率高,吃重鹹、不運動造成肥胖,使得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中顯示,台灣18歲以上民眾竟高達386萬人一年內未量血壓,而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為23.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