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袋需漸進式適應 從微解封慢慢回歸正常

腦袋需漸進式適應 從微解封慢慢回歸正常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灣自從05月中旬開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進入警戒第三級,全國加以嚴守社區防線之後,終於07月12日迎來疫情微解封。在這段三級防疫的日子,為了避免病毒散播,疫情擴大,大家採取封閉,減少接觸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不要出門、與人保持距離、不在外用餐,成了這段日子的常態。

但是隨著微解封的到來,很多人希望早日回歸「正常」的日子,可以去購物、逛街、聚餐消費。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微解封後,原先採用封閉換得的安全感開始消失,開始出現焦慮、恐慌,擔心微解封恐釀成防疫破口。

恐慌與期待是解封下的心理矛盾

恐慌與期待是解封氣氛下會出現的心理矛盾。一方面期待實現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憂心存有病毒散播在空氣中,外面會不安全的恐慌。對於這種想要當中又有些擔心的衝突,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可以從完全沒有不擔心、自由自在到極度擔心無法出門都有可能。這些差異取決於個人的心理特質以及疫情對個人的影響。

因此,當發現自己的心境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誰對誰錯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在隔離這段期間所遭遇的狀況不同,在解封的時候,每個人對於安全跟期待也可以不一樣,不需要普天同慶。可以給自己跟周邊的人允許按照自己的步驟走出封鎖,保有自己調整改變的時間。

從微解封漸進回到社交生活

對於已經受到病毒驚嚇的大腦,面對「新正常」生活的改變,也是需要有計劃的逐步調整,來重新適應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做的事情。每個人調整的步驟不一樣,首先是要允許自己依據自己的節奏進行。從正確的消息來源接收訊息,與周遭的人討論生活的變化。

別急著把想要做的事情一口氣全部開始。先選擇變化比較小的、已經習慣的、比較小規模的社交互動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活動,不要糾結於「假設」或「應該」發生的事情。讓大腦在安全的情況下,慢慢適應「新正常」的生活。

焦慮、緊張超過負荷,請盡速就醫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表示:病毒影響的不只是生理,搭著媒體網路的放送,心理層次的散播比實際病毒散播的更廣,心理受影響的人數遠遠超過被病毒感染的實際人數。

林健禾提醒,對於心理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倘若這段期間焦慮、緊張大到超過自己能負荷的程度,產生身心症狀,不要自己一個人放在內心掙扎,應該及早就醫,透過醫師的協助把身心症狀解除,早日調整恢復新的正常生活。

另外,因疫情受影響等待微解封後出遊的人來說,可能已經規劃許多戶外活動等這一刻到來,在警戒尚未完全解封前,出門前後務必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守防疫規定,切勿因微解封降低戒心,以致身陷染疫風險中!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40歲以下年輕型乳癌 治療策略考慮3大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生物相似性藥」一詞在國內相對陌生,為提升大眾對生物相似性藥的認知,增加生物相似性藥普及率,減輕國人醫療保險負擔,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於今年推出生物相似性藥民眾宣導計畫,特別邀請高雄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李建立主任分享院內生物相似性藥實務經驗。生物相似性藥使用已為國際趨勢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台灣靠著迅速反應及民眾配合,維持近一年正常生活,卻在5月病例暴增破萬,舉國措手不及。英國《衛報》分析,台灣成為「防疫成功下的受害者」,源於過於自信可以防堵病毒,低估變異病毒株的傳染性,且在全球缺貨、地緣政治的干擾下無法取得足夠疫苗,是典型的「沒有為疫情爆發做足準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冠死亡增加22名,當中有100多歲長者不敵病魔外,1名30多歲女性在5月29日快篩陽,PCR卻呈現陰性,31日再次PCR才確診,6月6日死亡,發病僅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另外,針對使用瑞德西韋時機,指揮中心強調,已使用呼吸器就不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施打新冠疫苗似乎是結束本土疫情唯一解方,不論外購(贈)或國產疫苗都有很大爭議,今(8)日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接受立法院總質詢坦言,國際疫苗恐怕整體到貨將會延後1個月,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強調,絕無因國產疫苗,讓日本降低贈與牛津AZ疫苗數量。 外購2千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