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腰痛只能拉腰復健?

陳醫師    文字:梁智強

腰痛只能拉腰復健?

「醫師,我坐矮板凳要站起來時,腰都好痠沒力喔,一定要手撐著大腿才能站起來」 「醫師,我每次坐在沙發椅時,就覺得腰好不舒服阿」 「醫師阿,我的腰每天都覺得好緊喔」 我們平常所說的腰痛,醫療上的正式名稱為「下背痛」。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 全球約有 9-12% 的人「正在」下背痛,每 4 個人就有 1 個人這個月曾經下背 痛。而已開發國家中下背痛的人口比例更可能高達 80%。

腰痛只能拉腰復健?

不管你的腰是粗是細,總之人的腰部周圍包裹著厚厚的肌肉層、筋膜層交疊, 骨頭、韌帶、肌肉、神經的分布十分複雜。每個地方受傷都可能造成下背痛, 偏偏每一種腰痛的症狀,都很像!   急性下背痛,吃藥就會好 運動、外力造成的急性下背痛,通常在前幾天會讓人感覺到坐立難安,甚至連打噴 嚏、在床上翻身都覺得困難。好在根據統計,即使不知道是哪一個組織受傷,患者 在使用藥物後,約有 40%  至 90%  的患者會在六週後明顯改善。 而熱敷、電療、伸展拉筋等復健療程對於疼痛的緩解,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慢性下背痛,請交給專業 心苑醫療診所復健專科醫師 陳醫師表示,然而若疼痛持續超過 6 周仍未能復原,就叫做「慢性下背痛」。這可能是因為 受傷的軟組織復原不佳。腰椎骨折、韌帶拉傷、肌肉緊繃、神經壓迫、肌筋膜 沾黏、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每種病因的治療方式不盡相同。 所以慢性下背痛的病人,首先要先找專業的骨科或復健科醫師,確認受傷的部 位。如果是椎間盤突出,可藉由腰椎牽引來減少椎間盤的壓力;小面關節的問 題,可藉由深層的熱療如短波、磁場修復受傷的小面關節。 然而傳統的熱療電療對身體深處的腰椎椎間盤及腰椎小面關節的修復效果,會被皮膚與厚實肌肉層削弱,故復健的時間往往需要很長久,且進度十分緩慢。  

腰痛只能拉腰復健?

治療下背痛,你需要抗衰老一下 曾到美國哈佛大學與舊金山大學進修超音波導引注射,心苑醫療復健專科醫師 陳醫師指出,軟組織受傷後,自己體內的細胞修復機制若不足以將受傷組 織修復,可能會造成慢性下背痛,故我們應該把慢性下背痛視為一種細胞老化 所造成的疾病。 陳醫師跟我們分享到,除了外科手術與傳統復健之外,目前復健科醫師還能選 擇使用「再生醫療」的方式治療慢性下背痛。 所謂的再生醫療,就是將高濃度葡萄糖或自體血小板等再生劑,透過高解析超 音波,精準的釋放在受傷部位,克服老化,重新啟動身體的修復機制。 高濃度葡萄糖或自體血小板,能刺激軟組織及腰椎小面關節的修復,增加腰椎 的穩定性。此外,注射低濃度葡萄糖也能降低支配腰椎小面關節的神經的敏感 度,進而減輕疼痛。

腰痛只能拉腰復健?

陳醫師認為,下背疼痛的成因有很多種,唯有對腰部的肌肉、骨骼、關 節、肌筋膜做整體性的評估,才能找出病因。其中對於椎間盤突出,藉由再生 療法的注射,提高腰椎關節的穩定性,突出的椎間盤就有機會回到正確的位置。

 

【原文刊載於《整形達人雜誌》2019年5月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整形達人》官方網站;《整形達人》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公布107年國人死因統計數據指出,國人死亡人口雖是以65歲以上為大宗,但細究64歲以下的主要死因,竟然是以「事故傷害」居首!  細究各年齡層死亡原因,1歲以上死亡人口中,主要以事故傷害、癌症及心臟疾病為各年齡層前2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自殺死亡」在15至24歲及25至44歲這兩個年齡區間...

閱讀詳情 »

▲台灣製造生產的化粧品竟被國外驗出疑含石綿致癌成分。(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製造的化粧品,竟被美國、加拿大驗出疑含有石綿成分!食藥署今(9)日晚間發布警訊,要求「Claire’s Eyeshadows」等5項產品即日起預防性下架並啟動調查,但從3日接獲國外...

閱讀詳情 »

▲疾管署防疫人員於高雄市三民區寶民里執行孳生源查核。(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又見新里別!疾管署今(9)日公布高雄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三民區寶民里5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史,疾管署依個案發病日及活動史初步研判,個案於寶民里社區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該名...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疾管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則因系統bug誤發全國的本土登革熱疫情警訊,讓「開山里」今(9)日變成全台最熱門的新聞關鍵字,但出包的不只疾管署,原來有媒體竟報導這項烏龍讓疾管署「秒噴」損失1千萬,不過,疾管署隨即澄清,相關疫情警訊自2016年以來已發過5次,沒有花到一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