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腰痛腿麻、走不動 「脊椎狹窄」一定要開刀嗎?

腰痛腿麻 走不動 「脊椎狹窄」一定要開刀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唉喲,腳麻了走不動!」很多人有腰酸背痛、腳麻症狀,都以為是肌肉痠痛,但小心可能是脊椎出問題。年僅42歲的葉小姐擔任科技業作業員,因工作長時間彎腰,兩年前出現腰痛情形,嚴重時下肢痠麻無力,出遊時無法走路超過十分鐘,前往醫學中心吃藥復健,卻無法改善。直到台北慈濟醫院骨科李宜軒醫師診斷後,發現葉小姐腰椎退化,腰椎第四、五節至薦椎第一節嚴重狹窄,因此執行「微創內視鏡腰椎減壓手術」,葉小姐隔天出院,術後一個月順利返回職場。
長時間彎腰姿勢不良 當心關節快速老化
李宜軒醫師指出,人體骨頭在三十歲後會開始退化,若過胖、長時間站立、彎腰、搬重物或曾受傷者的退化情況會更顯著,若退化到椎骨不穩定、前後晃動,導致「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增厚」、「腰椎滑脫」壓迫到神經,下肢就會出現痠、麻、痛的情況;未即時治療,恐惡化致跛行、脊髓神經病變、雙腳無力、感覺異常,最嚴重甚至大小便失禁。
復健無效、影響日常行走 可考慮手術改善
當病患來到診間,醫師會透過神經學檢查其肌力、反射,並以X光、電腦斷層、核磁造影判斷是否有骨刺生成、韌帶硬化、椎管狹窄壓迫神經的異常情形。一般而言,脊椎退化導致的背痛,可透過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注射類固醇或復健一類的保守方式治療。但若執行3至6個月都無效,且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無法行走時,就可以考慮手術。
「腰椎減壓手術」 微創內視鏡傷口小、復原快
「腰椎減壓手術」是自背後做一切口,將因增生或滑脫,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骨刺或韌帶組織切除,以回復椎管空間。李宜軒醫師說明,微創內視鏡是現今主流手術,醫師將單孔或雙孔的內視鏡經皮下深入病灶,內視鏡的高清晰視野,能免除撐開肌肉筋膜對組織的破壞,傷口更因手術器械不到1公分大,降低出血量,慢功出細活手術2小時,可保留完整脊椎結構,住院天數也縮短2-3天。
日常保養預防脊椎退化 鍛鍊核心肌群
李宜軒醫師提醒民眾,「日常保養」是預防脊椎退化、發炎最重要的事,除了避免腰椎過度彎曲、負重過重外,結實的核心肌群,可協助脊椎維持良好的平衡感、靈活度,因此,可加強鍛鍊脊椎兩旁的核心肌群,免於脊椎因不正常受力而受傷、退化。

【延伸閱讀】

千萬藥費健保給付 非典尿毒患者不再流淚

晚期攝護腺癌患者近七成會骨轉移! 盡早治療防骨折

40多歲壯男雙腿嚴重水腫 竟是胰臟癌作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7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安寧緩和療護扎根台灣多年,社會對於生死大事的觀念和認知皆發生劇烈改變。安寧照顧基金會發表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傳統醫療「急救到底」的思維已被翻轉,民眾對於生命的思考以及對安寧療護的認知,都較過去顯著提升,且年齡越長者對於安寧療護的接受度越高。病人自主權利 不再是忌諱話題 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現代生活壓力大,愈來愈多人因工作而經歷憂鬱、焦慮的情緒,進而前往身心科就診、求助於藥物,但只能治標不治本。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李文瑄醫師分享,發源於日本的「森田療法」結合西方精神分析治療與東方禪學的精神,成為現代人處理各種情緒的另一種治療選擇。李文瑄醫師表示,許多初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臉部清潔不乾淨,再多保養品、醫美也難發揮!許多女性愛美,做醫美、敷保養品卻效果不明顯。醫學美容中心主任賴昕隄指出,市面上有各種藥品、保養品,但臉部清潔不乾淨,貴重保養品也難發揮。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江紀萱建議,臉清潔不乾淨,容易有皮膚問題,若使用皮秒、淨膚雷射等醫美療程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今年2歲的小美(化名),一出生就患有心房中膈缺損,屬於先天性心臟病中的1種,不僅體重較同齡孩子輕外,運動功能也不好,經過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以心導管手術,使用閉鎖器將心房中膈缺損塞住,改善了小美的心臟負擔,體重也開始上升,終於能健康地成長。 裘品筠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